據商務部網站消息,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近日就商務領域擴大消費工作答記者問。高虎城指出,從目前情況看,后兩個月消費市場將繼續保持穩中加快的走勢,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3%以上。從歷史數據分析,今年的消費增速仍將處于近10年來平穩較快的增長區間,增速不低。
答問全文如下:
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比去年放緩,您如何看待今年的消費形勢?
高虎城:今年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放緩1.1和0.4個百分點。前10個月消費增速放緩,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長乏力、部分直接刺激消費的政策陸續退出、高端消費及集團消費回落、消費環境尚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增速雖有放緩,但消費市場仍不乏亮點。如新興業態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國網絡零售額增長70 %;金銀珠寶、家電、汽車銷售增幅同比分別加快12.9、8和2.9 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增速達到14.5%;價格總體基本穩定,CPI上漲2.6%。從目前情況看,后兩個月消費市場將繼續保持穩中加快的走勢,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3%以上。從歷史數據分析,今年的消費增速仍將處于近10年來平穩較快的增長區間,我認為這個增速是不低的。
記者:近年來,消費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各部門也紛紛采取措施促進消費,請問商務部門在消費促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高虎城:近年來,各級商務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將完善流通體系作為重要抓手,以貫徹落實國發[2012]39號文件為契機,連續實施了一批流通發展建設項目,大大增強消費的便利性、實惠性、安全性和循環性。具體來講,一是完善了促進便利消費的流通體系。如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準化農家店已覆蓋75%的行政村;新建及改造的便民菜市場已覆蓋20%的城市,建成公益性家政服務平臺160多個,實施“早餐工程”,早餐網點已達2萬個,提高了消費的便利化程度。二是完善了促進實惠消費的流通體系。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動網絡購物;在9個城市開展現代物流和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在36個城市開展 “南菜北運”、“西果東送”和在40多個城市開展農超對接項目建設,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三是完善了促進安全消費的流通體系。開展打擊侵權假冒活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10個城市開展商務誠信建設試點,會同15個部門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在35個城市推進肉類、蔬菜、中藥材和酒類流通追溯體系建設,有效提升了消費的安全性。四是完善了促進循環消費的流通體系。在12個省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設,在24個城市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試點;推動13個省市實施報廢汽車回收拆解體系建設,推動10個試點省市開展二手車交易市場升級改造;開展三綠工程示范項目,推廣綠色采購,培育綠色市場,引導綠色消費。五是完善了促進熱點消費的流通體系。加強了全國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加大了分析預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力度,有效引導企業經營和居民消費;推進品牌促進體系建設,支持316家老字號商標保護,制定80多項生活服務業標準;開展“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今年在300多個城市組織15萬家企業開展促消費活動1500多項。
總的來看,近年來,市場流通法規、規劃、標準工作進一步加強,消費促進政策逐步優化,消費環境不斷改善,消費市場穩定增長,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07年的9.4萬億增加到2012年的21萬億,年均增長17.6%,消費貢獻率從39.6%提高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