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春風化甘露,科技型中小企業動力十足?!皼]有這些好政策,公司就撐不起來,更別提創新了?!遍L春天火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建明說。這個起步艱難的公司,在政策引領下,加入了吉林省創業孵化產業園,成為一汽轎車、長安哈飛等十余家企業的供應商。一夜之間,“麻雀變鳳凰”。
支撐體系的“塔基”由科技引導計劃、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科技條件與平臺建設計劃等構成。為將“塔基”打牢,吉林打造新材料、先進制造、優質特色畜牧業、醫藥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政府牽頭,優化配置資源。
吉林輔助出臺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人才流動和創業的“平等體系”,如對貢獻突出人員實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破格評審、專業技術崗位超職務級別聘任和超崗位聘任等。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究員陳學思從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研究將近二十年,“和企業合作,不如自己干?!标悓W思和研發團隊保留科研院所中的職工身份的同時,創辦了長春市圣博瑪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目前研發的明星產品“體內可吸收骨釘、板”的技術水平在國際上處于先進水平。
釋放創新活力--老工業基地再起航
優惠政策讓企業嘗到了甜頭,也成為“排頭”。目前,吉林省已在汽車、軌道客車、玉米生物化工、光電子、新材料、現代中藥和生物制藥、農業育種和栽培等技術領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推動了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科技為傳統工業“強筋壯骨”,推動其大跨步邁向綠色循環發展。2012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937.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0%。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耗降低12.2%。
“我家地通過選擇高產品種,采用新技術播種防蟲,種植的37畝玉米收獲6萬多斤,比普通玉米產量要高出50%以上?!奔质∏部h占字鄉父字村農民谷春文說。
谷春文家的田地正是創造了全國玉米最高產量紀錄的高產試驗田。去年,國產玉米品種“利民33”與先進配套栽培技術相結合,在這片試驗田里創造了畝產1168.78公斤的歷史最高紀錄。
寬窄行休閑種植、保護性耕作、生物防螟等一項項新技術搭建起“新糧倉”,吉林糧食單產連續居全國第一。2012年吉林省建設高產穩產田面積1053萬畝,提前一年實現增產百億斤糧目標,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以上。
醫藥工業是吉林科技創新的重要陣地。吉林省部署了長春生物醫藥和通化醫藥城雙核結構,差異化布局延邊、白山、吉林、遼源、四平五個醫藥百億園區,協調發展中藥、生物藥、保健食品、化學制藥、醫療器械5大板塊,建立起醫藥產業開發、醫藥產業融資和中藥材深加工等3個創新平臺和醫藥產業信息等兩個公共服務平臺做支撐。2009年以來,全省安排25項醫藥重大項目,省級財政“雙十工程”28%的資金投入到醫藥項目,修正、敖東、東寶、施慧達等10家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吉林中成藥和生物制藥總產值穩居第一和第二位,多年來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去年醫藥產業實現銷售產值達1550億元,比上年增長34.7%。
作為“人參之鄉”,吉林省人參總產量分別占全國和世界的85%和70%。長期以來,受技術水平、市場條件等因素制約,吉林省人參產業歷經沉浮?!翱萍既藚⒐こ獭保瑸槿藚a業的振興找到了一把金鑰匙。目前,累計取得人參研究成果80余項,開發以人參為基源的創新藥物和精深加工產品130余個,累計新增經濟效益50億元以上。
三年三大步,使科技推動在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2012年吉林省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由上年的全國第19位上升至第16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從第12位上升至第9位。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居全國第16位,比去年同期前進1位。
作為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老工業基地,吉林省曾經長期面臨“總量不大,結構不優,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的發展短板。如今,“金字塔”型科技支撐體系和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使這個老工業基地在繼承與發展中找到新的驅動源,打開了新產業的上升空間。“吉林制造”到“吉林創造”的變奏,雄渾而激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