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航空業帶來連綿陰霾之際,江蘇航空業逆風飛揚,完成了危機背景下的“喜人一躍”。
省交通運輸廳最新統計顯示,2009年,我省新開國際航線7條,國內航線14條;旅客吞吐量1477萬人次,同比增長23.7%,其中南京祿口機場、無錫碩放機場分別突破1000萬人次和200萬人次,均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
高端產業需要高端的運輸方式,高端運輸方式催生高端產業。由此可以解讀,江蘇航空業的“起飛”,折射了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步子正在加快,而這種轉型升級也迫切需要航空業的有力支撐。
告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
過去,在港口和機場航線航班的開設中,常常出現“航線與客貨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最終容易形成“缺少航線—運輸不暢、運輸不暢—航線不足”的惡性循環。
2009年,江蘇新增的國際國內航線達到了21條。業內人士評價,一年開設這么多航線,得益于江蘇放眼長遠和全局,跳出了航空業看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發展模式。
攤開江蘇航空線路圖:去年先后開通了無錫—大阪、鹽城—香港、南京—北美、南京—名古屋等4條國際(地區)航線,加密了南京—臺北、南京—澳門兩條地區航線,大大提升了航空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
記者注意到,2009年,為重點支持開辟南京至歐、美、澳洲等重要國際航線,省政府設立了8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各地也紛紛加大對開辟新航線的扶持力度。盤點下來,全年新開和加密航線達30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7條,國內航線23條。
這讓有遠見的航空公司體驗到了江蘇市場的誘人魅力,一些航空公司紛紛“筑巢”江蘇。去年,深圳航空公司江蘇分公司在南京掛牌成立,成為繼東航和中國郵政航空之后,在祿口機場運營的第三家基地航空公司。深航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肖山說,深航將南京作為深航的航空中轉基地,今年計劃將業務延伸到南京以外的江蘇各個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