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與航空業發展“有機互動”
“航空業的起飛,從一個角度見證了江蘇經濟正在加快轉型升級?!笔“l改委交通處處長趙良元說,“主導產業越是向高技術和高附加值轉型,就越需要航空業加快發展,對開放度高的江蘇更是如此?!?/p>
這個判斷在數據上得到印證。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省航空貨運下滑勢頭去年得到遏制,增速開始加快,全年實現貨郵吞吐量25.6萬噸,同比增長7%。專家認為,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產業層次的高與低。大運量的重工業產品不可能走航空,交貨時間要求高的電子信息產品當然也不會選擇海運。
東航江蘇公司副總經理楊福良介紹,江蘇航空業最大的機遇來自于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由于經濟形勢不斷向好,目前東航江蘇公司客戶群在悄悄發生變化,較固定的高端客戶越來越多,有100多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大集團公司成為東航的大客戶,目前已累計發展40多萬航空常旅客,總數是上年的一倍,越來越多的旅客已成為東航的金卡和銀卡會員;航空貨運也發生著變化,高附加值產品所占的份額明顯提高,如電子產品、儀表、儀器等產品的運量明顯增多。
需求拉動投資。楊福良說,東航江蘇公司將增資擴股,以此擴大在江蘇的機隊規模,開辟更多的航線。未來5年,東航江蘇公司的飛機將增至50架。
綜合交通運輸“短板”正在拉長
數據表明,盡管江蘇航空業提速發展,但在整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還是一塊明顯的短板。如江蘇經濟總量一直占全國1/10強,而2007年江蘇的民航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只占全國的2.8%、2.5%,在華東地區也僅占9.2%、5.5%。民航業規模居華東地區第5位,僅列江西、安徽省之前。
2009年,江蘇人均GDP預計將突破6000美元大關,根據民航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年人均航空出行0.4次左右;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年人均航空出行為0.7次左右。由此可見,江蘇民航業正在經歷一個難得的“抬升期”,需要加大力度、扶持發展。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汪祝君認為,運用民航這樣的現代交通工具,實現更大范圍的快捷交通,已是水到渠成。目前,民航運輸已成為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增長最快、市場前景最為廣闊的運輸方式,是江蘇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一個重點。
記者了解到,今年江蘇航空發展的最新計劃是:力爭新開辟國際航線5條,國內航線10條,旅客吞吐量增長18%左右,達到1700萬人次;開工建設南京祿口機場二期工程和蘇中機場,謀劃蘇南國際機場的建設和發展,建成淮安機場,開展徐州、常州、連云港、南通機場擴建工程,加快連云港、南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開放步伐,為江蘇的開放和發展架設更多的“空中金橋”。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