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讓規范行政與民情民意實現了網絡的對接。沈陽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家開通了“110”報警一號通,110、119、122報警三臺合一,公安機關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出警民警快速抵達,快速處置。指揮實戰、警情監測、應急處置、信息管理和考核監督等8項職能的一站式服務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
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沈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全面提速提效,一舉成為全國審批項目最少、審批時限最短的城市。今昔對比,沈陽市行政審批提報要件平均減少了30%以上,原來需要8個環節的審批程序簡化為3個,審批環節平均壓縮50%以上;審批項目由1229項減少到110項,削減幅度高達91%;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51個工作日壓縮到30個。
“軟環境”看不見摸不著,卻給市民、企業帶來真真切切的實惠。難怪有投資商說,這幾年,眼看著沈陽市各級政府和部門服務越來越到位,投資環境越來越好,他扎根沈陽的信心更足了。
抓住科學發展關鍵著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強化讀書學習,提煉工作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提高生活質量”。沈陽市直機關工委在全市機關組織開展的 “一學三提”活動,不斷推進和深入開展。目前,“一學三提”活動的覆蓋面已經從市直機關逐步拓展到各區、縣(市)及廣大社區。
機關干部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作風狀況,直接影響黨的執政能力與領導水平,直接影響黨的群眾威信和社會形象。對此,沈陽市委領導有著深刻的認識:在全市機關大力開展“一學三提”活動,是沈陽市為落實中央和國家關于建設學習型政黨和學習型社會要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全面提高機關干部群眾綜合素質、加快沈陽振興步伐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4萬多名機關干部正以“一學三提”活動為抓手,深化讀書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創新工作舉措、務實工作作風,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全力推動地區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一學三提”活動的開展,對于凝聚全市上下力量,做好“抓項目促調整、抓環境促提升、抓民生促和諧”重點工作,助推沈陽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今年以來,沈陽市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黨的建設是科學發展的關鍵。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為全面振興提供堅強保證,需從學習入手。于是,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率先垂范,每月集中學習,全市上下崇尚學習、自覺學習蔚然成風。
抓好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是市委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市委堅持以政績論英雄,憑德才用干部,選一個人、用一個人,就樹立一個標桿,強化一種激勵。
抓基層建設夯實執政基礎;學習潘作良等模范人物……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沈陽市委將全市黨員干部群眾凝聚在鮮紅的黨旗下。
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一個從容自信、生機勃發的沈陽,展現了強勁的發展活力。我們期待,在未來的征程中,沈陽會走得更快更穩,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勁勢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實現全面振興。
來源:遼寧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