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與國戰略制造經典說,華晨寶馬十年是中國市場多樣化創新的十年;
是由實踐“加長”到以家庭為基礎的“3行動”深耕細作的十年;
是華晨寶馬逐漸坦誠合作相互精進的十年;
是以本土成立500多人研發中心到280家當地采購量92億元,本土供應鏈成長的十年;
是由華晨寶馬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到沈陽寶馬發動機廠N20發動機投產的十年;
是華晨寶馬以扎實的技術劃分、引領、確立東北,布局西南中國差異化市場的十年;
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與歐洲整體產業優化轉型共同創建亞洲新產業基地標桿的十年;
是由加長華晨寶馬到康恩遠共同承諾擔當新品牌“諾”新能源汽車和新晨動力綿陽換芯又一深入起點的十年。
對華晨寶馬而言,中國不只是一個銷售市場。寶馬與中方合作伙伴立足長遠,共同努力尋求雙贏的合作模式,致力于中國汽車業的不斷發展。寶馬的在華戰略是全方位加強在生產、產品、營銷、人才等各環節的本土化
一、話起鐵東鐵西
沈陽鐵西區作為國有企業集中的老工業基地,2002年前90%的企業停產、半停產,95%的企業虧損;13萬產業工人下崗失業,棚戶區成片。
與此,前年是中央對東北老工業區實施改革的十年。共引進國內外企業500多戶,累計利用外資62.68 億美元,吸引了通用、華晨寶馬、米其林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建廠,聚集了遠大、北方交通重工等國內知名民營企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70億,是2002年的20倍,未來華晨寶馬汽車已形成兩千億產業鏈布局。
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的近40%從歐盟與中國市場對接角度給“東方魯爾”帶來的深入變化不僅僅是孵化器的作用。
從戰略經典意義上講,華晨寶馬絕非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追求的是集成創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可以說,華晨寶馬鐵東加長流水線上的百余個工位的每一個細節,滲透了沈陽老工業區轉型新魯爾的精神。
十年中,康思遠認為,企業的成功常常取決于三個方面:第一是品牌的認知度;第二是客戶體驗,眾所周知我們一直以來都秉承著這個理念,不間斷地舉辦BMW3行動、X之旅這樣的體驗式營銷活動。BMW3行動去年有八萬人報名,今年也會有更多的人參與。第三就是產品。寶馬有非常好的產品線。
截至2012年,華晨寶馬車型中有73款產品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過140克,這其中有近一半產品甚至要低于每公里12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華晨寶馬在追求高品質的同時也追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