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主編的《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是一部專門提供給黨員干部學習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簡明讀本。古人說:“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學好社會主義歷史,對于我們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史以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識
我們學習《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一個基本任務,就是要通過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在歷史與邏輯的結合上,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認識。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舉辦的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研討班上,親自授課,講解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發展史,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由來、內涵及其實質。《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就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以及其他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講話精神編寫的。
這之前,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面對新當選的中央委員,提出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六項工作,第一項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第二項是“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11月17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面對新當選的中央政治局委員,集中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貫穿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一條主線”。我們不僅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講話作為一個統一的思想來學習,而且要注意到這些重要講話是對十八大形成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講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統一黨的最高領導層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講話。
《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從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講起,先后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蘇聯模式的興衰,重點講述了中國怎么樣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實踐,并最終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通讀全書,我們可以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學史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素養
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就是要通過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素養。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遇到了許多思想認識上需要克服的障礙,遇到了許多思想理論和實際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歸結起來,主要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還是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或國家資本主義;中國既然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還要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這些關系全局發展的重大理論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科學、深刻而又精辟的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回答是從實踐中獲得的。這個實踐是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的實踐、中國社會主義近六十年的實踐、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實踐,亦即中國和世界人民偉大的歷史實踐。
歷史,是事物的時間存在方式;歷史實踐,是以歷史過程的形式存在的。貫穿于歷史過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就是理論。因此,要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的科學結論,就要系統地學習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特別是十月革命勝利后社會主義從蘇聯到中國探索的歷史,就要系統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和發展的歷史。《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提供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就是這樣一部反映社會主義發展客觀規律、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而又適合中國基本國情和時代特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