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一眼,知是病是毒;聞一下,斷所中何毒。
他們是醫生,卻精通西南各種毒蛇,知道放多少只蜜蜂可致人死命……
醫者解毒是本行,但對下毒、中毒了解到堪稱“絕技”之后,便成了一門藝術。他們,是鮮為人知的華西醫院急診科急診中毒組,是四川省挽救緊急中毒最多的團隊。6年來,他們成功解毒4000余例,更曾發現人為投毒30次,助公安機關追蹤兇犯。
昨日,這支成立了6年的小組,首次面對媒體。
識毒
“中毒組里,負責每種毒物研究的醫生,必須首先從蛛絲馬跡入手尋找真相。”曹鈺教授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基本功。”因為中毒癥狀晦澀難辨,加上很多病人中毒后根本無法張嘴反映病情,急診中毒組成員須通過仔細觀察、經驗來做出準確判斷。病人的臨床表現、家屬反映甚至隨身攜帶的物品,都是病人病情的綜合反應。
聞
滿身大蒜味是什么毒?
敵敵畏
毒還可以用鼻子“聞”出來。這是急診中毒組專家們的一項“絕活”。
2010年夏季一個深夜,一個緊急電話通知許樹云到醫院ICU會診。一位65歲的老婆婆,從當地醫院以感冒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因轉入華西,當時已深度昏迷3天,不停流口水。其女兒說,老人平時身體好到每早出門前要喝一瓶啤酒,很少生病。中毒組果斷改變診斷方向,經檢查,發現該病人膽堿酯酶偏低,初步懷疑該病人屬于中毒。“走進病房,我一靠近床邊,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大蒜味。”華西醫院急診科急診中毒組組長許樹耘副教授仔細觀察著病人,“周身濕冷,肺部能聽到濕啰音,還有呼嚕嚕的痰鳴。”他當即做出“高度懷疑有機磷中毒”的判斷。
對癥下藥,經治療,病人隨后清醒過來。為了弄清中毒原因,他仔細詢問了老人生活習慣。原來,農村夏季蚊子多,出事前的十余天,老人每晚睡前會用“敵敵畏”噴灑在床上后,再入睡。“敵敵畏”被皮膚慢慢吸收后,導致老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