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年度主題
20項重點工程
此外,為確保重大專項順利實施,《行動綱要》還提出了5個年度主題和20項重點工程。
【2012年為國際化窗口建設年】
將以國際化窗口建設為主題,實施窗口服務國際化、雙語標識全域覆蓋,提升城鄉環境,提升對外服務的便利化、標準化、國際化水平。
窗口服務國際化工程主要以政府窗口部門和機場、車站、賓館、商場、銀行等窗口服務單位,以及公共交通、出租車等服務行業為重點,開展國際禮儀、國際規則、國際標準培訓和外語能力達標活動,提供雙語服務,提升服務國際化水平。
雙語標識全域覆蓋工程將制定外語標識相關標準,實施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范化整治工作;在交通干道、主要景區、主要街區、公共服務機構和服務設施、重點單位等場所設立雙語圖文標識以及外語語音服務系統。
城鄉環境提升工程則包括實施重點領域、重點部位環境整治,建立健全數字化城管系統,完善長效治理機制;提升城市“光彩工程”,加快建設道路橋梁、路燈物聯網示范應用等項目,推進城市視覺形象國際化和市容秩序規范化。
【2013年是國際會展突破年】
將以提升會展國際化水平為主題,以《財富》全球論壇、第12屆世界華商大會等重點會展活動為龍頭,通過辦好重大會展、節慶活動,提升辦會辦展水平,提高城市國際知名度。
重點辦好2013年《財富》全球論壇和第12屆世界華商大會、辦好第21屆國際核工程大會、中華醫學會骨科學術會議、第6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等重大專業會展活動和第4屆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國際美食旅游節、“成都-國際美食之都”產業發展大會及高端論壇、國際道教文化節等重大節慶活動,打造大熊貓主題實景演出劇目,創辦有國際影響力的音樂節。
在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方面,將通過電視、報紙、講座和專項活動等形式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涉外文明禮儀普及教育活動,全面實現涉外文明禮儀的普及化教育,推進全市市民國際化素養顯著提升。此外,還將組織百萬市民講外語活動,編發簡便易行的外語手冊,廣泛開展學外語、用外語活動。
【2014年是國際交往拓展年】
將以擴大國際交往為主題,加大對外文化交流、旅游推廣、美食文化推廣、城市形象宣傳,全方位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
對外文化交流工程方面,將在友好城市舉辦成都大廟會、成都風情展、“成都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使之成為有影響力的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爭取成為1-2項國際頂級體育賽事的長期舉辦地。
在旅游推廣工程中,將利用國內外主流媒體和網絡平臺,開展成都旅游形象宣傳工作;在國際上開展多形式、有針對性的旅游推廣活動,在主要客源地、重點拓展國家和地區設立“成都旅游體驗中心”。
此外,在美食文化推廣工程方面,將在世界各地巡回舉辦“成都美食文化節”,推廣川菜文化,鼓勵支持本土特色餐飲企業開展跨區域跨國經營。
城市形象宣傳工程中,將在歐美主流媒體搭建外宣平臺,在重點國家和地區策劃重大營銷活動,制作成都多語種外宣官網,爭取成都電視臺節目實現衛星放送;與國際知名影視機構、導演合作拍攝融入成都元素的影視宣傳作品。
【2015年是宜人環境提升年】
將以建設高質量的城市宜人環境為主題,提升水環境整治和大氣環境整治、加大建設國際醫院和學校,增強城市生活舒適度和吸引力。
生態建設工程將建設森林、河流濕地和城市綠地生態系統,提高全市森林覆蓋和公共綠化率,建成長達1623公里的覆蓋全域、互聯互通的綠道網絡體系,完成環城生態區(帶)建設,基本建成國家生態市。
水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將推進河湖水網修復整治和水環境綜合整治,提高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岷江、沱江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府河、江安河等重污染小流域主要污染物濃度年均降低20%。
大氣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將對工業污染、揚塵污染和機動車污染進行綜合整治,建立完善的大氣環境監測、預測、應急、控制平臺,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國際醫院和學校建設工程將建設一批綜合性國際醫院,實現全市范圍內三甲、二甲醫院多語種就醫和國際醫療保險結算服務;新增2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建設一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建設100所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