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人物志
王建勇:在集裝箱住了一個月的公司高管
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在工地附近的集裝箱改造而成的工棚內前前后后住了一個月,不少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這件事就真實地發生在二環路東半環EPC1標的施工現場。
去年10月10日,為加強標段現場管控力量,作為二環路東半環EPC1標施工單位的成都市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路橋”)將時任公司副總經理的王建勇調到了項目部。臨危受命的王建勇內負全面加強現場管理的重任,外擔與相關單位、部門協調的重責,任務重,責任大。剛來不久的他就遭遇火車北站深樁基群的開挖。四五十米深的樁基本來成孔難度就大,還加上此處遭遇了松散的流沙層土質,更是讓施工難上加難。作為公司派駐現場職位最高的管理人員,他不僅與業主單位和專家一起會商實施方案,而且一直在開挖現場盯守?!爱敃r雖然已經制定出了方案,但因為這是全國罕見的難題,誰都沒有實施過,所以現場的科學組織和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泵刻觳环职滋旌谝沟卦诂F場進行施工組織,解決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協調各種矛盾。就在那段時間,他開始“進駐”火車北站工地旁邊的集裝箱改造的工棚,累得實在挺不住了,就到里面小睡一覺,然后再到現場盯守。這一住前前后后加起來差不多一個月。
忘記了多少次在工地上夜以繼日熬紅了雙眼,忘記了多少個夜晚在工地上頂著寒風盯守。“在二環路,管理人員的工作場所不是辦公室,而是施工一線??壳爸笓]不是一句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做法?!彼f。
安從志:一個大膽與傳統“兼容”的“技術高參”
成都路橋總工辦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安從志在此次二環路工程中,受命承擔起EPC1標技術總負責人的責任。曾經在市政建設領域工作20多年的他坦言:從來沒遇到過這么難的施工!面對困難,安從志坦言自己是一個很有韌性的人。
北星立交頂升,是成都市第一次進行橋梁頂升。而偏偏該專項容許工期還僅為常規工期的1/3。壓力之下,安從志不言畏懼,只談應對。經驗不足,就學習,向同行、向專家;時間緊迫,就想出節約時間的創新辦法?!霸趧撔律?,一定要大膽,甚至天馬行空,才能突破窠臼,有所超越;但在實施中,我堅信科學的研判、準確的計算以及充分的預案?!闭沁@個大膽與傳統“兼容”的安從志,在北星立交的頂升中,不斷探索,完成了不少創新,“這些創新最終變為現實,離不開公司的充分信任與強大支持,否則,任何創新都只能是紙上空文?!彼寡浴?/p>
而他的韌性則在火車北站深樁基群的實施中得到充分體現。不斷與專家商討解決方案,不間斷地在施工現場進行蹲守,不厭其煩地預研與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技術難題……“每天腦子里面都裝著很多問題,都在思考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而且還要把這些“道”言傳身教給項目上施工技術管理人員去正確理解與執行,這已經成為我的習慣?!彼f。
方紅軍:扮演好包治百病的“老中醫”角色
方紅軍,成都路橋二環路東半環EPC1標項目經理。走進他的辦公室,會發現里面的椅子、沙發特別多。只要你在他辦公室待上半天,就知道這個辦公室椅子和沙發多的原因了——太多人找他“討藥方”了,辦公室里總是人來人往;有時人多了,椅子沙發還不夠坐。
作為項目經理,項目上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管,用方紅軍自己的話講,就好像是“總管”。每次只要他的辦公室一打開,各個工區的管理人員、相關單位的人員、其他參建單位的人員……紛紛都來找他。找他的原因不外乎一個:解決問題;問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辦”。面對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各類問題,他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加以協調、解決、落實,不然工程就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影響?!坝悬c像老中醫看病,幾下就要搞清楚準確而真實的情況,還要迅速開出能解決問題的‘藥方’?!彼ρ浴?/p>
“工期緊張,施工環境差,安全風險特別大?!边@是他對項目特點的概括;責任重大,神經緊繃,這是他對自己工作狀態的總結。“最害怕在凌晨2點以后接到電話,簡直是午夜兇鈴,因為這個時候的電話往往意味著出大事了。還好,目前打來‘午夜兇鈴’電話的都還不算大事?!彼f。但是,對于一個“老建設”來說,他也毫不掩飾對于能夠參與二環路這一重大工程的自豪感:“這是我市近年來最大的市政建設項目,能夠參與肯定是很幸運的。以后我老了,都可以自豪地告訴孫輩:這是爺爺修的橋!現在看到雄偉的高架橋,還是覺得很自豪!”
范超懷:負責“針尖上跳舞”的人
在項目部負責鋼箱梁吊裝的范超懷回憶起吊裝時的種種困難,還歷歷在目。吊裝就需要吊車;而標段內可以敞開停放吊車的道路簡直是少之又少,因為底層道路的資源太有限了,道路太窄了。道路窄就算了,偏偏道路上的窨井蓋、電力溝經過長年累月的工作,完全不能負荷吊車的重量,更不要說還要加上吊裝的箱梁的重量。要不然就是好不容易在地面上把吊車安頓好,但空中又有各種各樣的阻擋物,有時是巨大的廣告牌,有時是居民們伸出來很長的晾衣竿。吊裝中,還要隨時關注是否有人流、車流經過,是否會有不安全因素?!傲璩克奈妩c是市場批貨高峰,還有早晚高峰時,那簡直不是人流、車流,而是人潮、車潮?!边@個時候,鋼筋鐵骨的吊車居然顯得渺小了。
“在這種情況下搞吊裝,完全有一種‘針尖上跳舞’的感覺?!闭{侃歸調侃,困難還是要克服。管網脆弱,就用鋼板墊底;人潮涌動,就暫停施工,等人潮涌過再開始吊裝;空中有阻擋物,就去尋找其業主,與其商量,由項目部對阻擋物暫時進行拆除,然后吊裝結束后再恢復……就是靠著“針尖上也要跳舞”的堅韌,東半環EPC1標的吊裝最終在業主單位要求的時間節點前兩天提前完成。
何鑄:“承上啟下”的項目副總工
作為項目副總工,何鑄既要領會好每個施工方案,又要將其與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之最終能夠執行下去。所以,他的角色具有很強的“承上啟下”的特點。
談起工程中最讓他難忘的,他坦言是北星立交的頂升施工,這一項目成都市從來沒搞過,而且還要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完成,剛開始誰的心里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0號橋臺在頂升過程中,支撐鋼管發生了1厘米的偏位,這著實讓大家嚇了一跳。雖然僅僅是1厘米,但假如處置不當,也許就會給整個施工帶來影響?!痹隈R上叫停作業之后,何鑄和同事就開始仔細尋找這1厘米偏位發生的原因。經過兩天一夜的仔細查找,大家終于找到了原因。“1厘米的偏差,帶來的可能是巨大的風險。經過我們的合力,最終很快把問題解決了?!本褪强恐@種對1厘米都要較真的勁,一個個挑戰極大的作業才會在東半環EPC1標被逐個攻克。
實習編輯:李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