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共同唱響青春交響樂
“在馬路上如果遇到我的同班女生,我會大聲地喊她的名字。”浙江省蘭溪市的一名小學生雖然才上二年級,但已開始對異性表露出喜愛之情。山東滕州市一名三年級學生則直言不諱:“因為我是班草,所以我要和班花在一起。”
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到來,一些家長渴望得到應對之策和解決之道。南京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推出了“父母學堂”。“讓孩子自主”、“放手也是一種愛”、“陪孩子走過青春期”,就是“父母學堂”連續推出的主題講座內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宋梅是走進“學堂”的主講老師。“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現是什么?家長該如何對待逆反的孩子?”宋梅結合自己的在校調查,通過生動的圖畫展現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家長了解、鼓勵和接納孩子,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受益匪淺。
科學地教育和引導學生度過青春期,教給孩子正確與異性相處,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也是中小學教育的應有之義。作為學校,切不可以一紙規定“學生不得談戀愛”而免責,也不可簡單地將談戀愛的孩子交給家長了事。
“作為家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浙江蘭溪市學生家長張淑星說:“我希望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師不要一味地向家長和孩子本人指責他的行為,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尊重。這樣我的孩子才能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向大人敞開心扉。”
杭州市民毛慧君的孩子在杭州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東城實驗小學二年級上學,她高興地告訴記者,孩子的班主任建了一個QQ群,所有孩子家長都會在群里面交流心得,分享自己和孩子之間的問題,也會討論早戀等青春期問題。她認為,學校和家庭間、家長和家長間、家長和孩子間建立良好的交流溝通機制,對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有很大幫助。
青春之歌不是一個人的小夜曲,不是一個家的小合唱,青春路上,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的網絡,為青少年創作生產更多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加快綠色互聯網建設,切實遏制網絡色情暴力信息蔓延,為青春期的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唱響的交響樂。
少年強則中國強,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目前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屆時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中堅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關愛青春期的青少年,既是家事,也是國事、天下事。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