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藝術品市場亟待“保健”
上海收藏協會副會長、中天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宣家鑫認為,藝術品具有不可再生性,集藝術價值、文物價值、欣賞價值以及投資價值于一身,是重要的投資渠道和安全的避風港。同時他提醒收藏者以及玩家,要提高警惕,注意收藏風險。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而各國的拍賣法都沒有保真的法定義務。選擇信譽好的買家和商家,為自己的收藏或投資保駕護航,這非常重要。”宣家鑫表示,“同時,玩家或投資者自己要充分熟悉收藏界的情況。如對書畫收藏感興趣,要先了解畫家的流派、特點、市場行情以及買家的市盈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謝晉寧教授則從藝術品市場與投資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我國藝術品市場投資規模并不大,如對現代名家作品的投資還有很大空間。
但他也認為,如果變投資為投機,一味惡炒藝術內容和藝術價值平庸的藏品則是有極大風險的。“如果投資者只是跟風,而不是用眼睛去識、去辨,炒作無藝術和文化價值的藏品,這是非常危險的。”
為了避免對物無所值的藝術品的惡意炒作,宣家鑫建議,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三十條“委托人不得參與競拍”的規定,對已向拍賣行委托又參與競拍者嚴加禁止;而如果是通過委托人朋友競拍,要視情況,若是朋友支付款項購買藏品,則沒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不鼓勵但也不予以處罰;如果委托人向朋友支付了款項,則適用于“委托他人代為競買”的條款,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有關業內人士提醒古玩藝術品投資者,避免贗品的最好方法是擺正心態,不能抱著撿便宜的投機心理。要仔細觀看品相等要素,并到權威鑒定機構鑒定后再作判斷。(孟博、陸文軍、馮上斌)
來源:新華網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