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按鈕隨意操作
記者日前又探訪了大統路938弄越秀苑小區的立體停車庫。兩年前,這里曾發生一起事故:一名車主操作失誤,導致另一車主正要開出車位時連人帶車被升起。記者看到,每個車位邊上都有根柱子,控制升降設備的鐵皮箱就安在柱子上,箱門半開,紅色按鈕暴露在外——每個進入車庫的人都能輕易操作這套設備。
傍晚,記者遇到了披著棉襖的管理員姜師傅。他告訴記者,為防意外發生,一有車輛進庫,他就得跟到車位上,盯著車主操作設備。越秀苑規模小,只有47個立體停車點位(共94個車位);但為了保持24小時有人,停車庫配備了3名管理員輪班,“如果車庫再大一點兒,可能就管不過來了”。
盡管采取了“人盯車”的管理措施,出錯還是難免。采訪中,居民陸女士向記者反映,今年,一名管理員在疏于觀察的情況下操作升降設備,把她和轎車升起來了,她情急之下鳴笛示警才得避險。姜師傅說,物業公司很難再投入更多資金、人力來加強停車庫的安全,“由于物業管理費收繳情況糟糕導致虧損,光是今年,小區已經調換了三家物業企業”。
其實,在上海眾多的立體停車庫里,越秀苑的管理還算是不錯的,更多的停車庫放任車主自行操作,有的雖然設置了操作密碼,可是似“0000”這般簡單密碼每個人都知道,有的甚至并未張貼“設備內有人時不得操作”的提示。
管理規范尚待建立
考慮到物業公司受委托管理停車庫,遭遇事故的萬小姐曾撥打質監部門熱線電話,咨詢物業應負何種責任。她被告知,物業雖應負責,但目前針對立體停車庫,還沒有具體成文的標準化的管理規范。
記者了解到,明年1月1日,《特種設備安全法》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根據該法規定,“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立體停車庫的升降設備是否屬于特種設備范疇?記者上網查詢發現,目前幾乎所有生產立體停車相關設備的廠家,都與起重設備、技術脫不了干系。
這部法規對特種設備提出了專人管理的要求: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運營使用單位,應當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情況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據此推斷,即便立體停車庫屬于特種設備,也未被強制要求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但考慮到立體停車庫逐漸普及,管理規范急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