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心太強”,因為當時三毛和眭澔平都是公眾人物。
“我那一批三百七十五個鑰匙,起碼有一百把要交給誰。”以前旅館的接待前臺都有很多放著鑰匙的格子,眭澔平曾和三毛聊天時,說她像有375間房間的閱歷豐富的人。她很高興和荷西溝通了200多把鑰匙。但因為荷西不會中文,要談到《石頭記》、唐宋八大家,三毛只能找眭澔平。眭澔平遺憾地說,1990年是他和她變化最大的一年,他去國外讀書,“那100個箱子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分享和溝通”。
“這次我帶了白色的那只小熊去了,為了親他,我已經許久不肯擦一點點口紅,可是他還是被我親得有點灰撲撲的。”那只白色的小熊是眭澔平送給三毛的。眭澔平說,當三毛不擦口紅親小熊的時候,表示她的心情很壞,“被我親得有點灰仆仆的”,可想而知她當時的心情有多糟糕。
“此刻的你在火車上,還是在汽車里?”這句話,其實是三毛問眭澔平的心情怎樣。眭澔平說,火車,有很多節車廂,可以隨意走動,可以換不同的車廂;汽車,在擁擠的汽車里,空間狹小,哪怕有你討厭的人,也不能改變。
“你不要松掉我衣袖,在一個夜雨敲窗的晚上。”眭澔平說,“夜雨敲窗”、“松掉衣袖”都是他們共同熱愛的詩句。
信中,三毛稱眭澔平為“同志”,而最后署名為“愛人三毛”。因為在與三毛的交往中,眭澔平和三毛都希望尋求那種既是愛人又是同志的朋友,既愛他,又志同道合。“我們當時說我們一定要找一個又是愛人又是同志的另一半。”
紀念三毛:
你可以給她寫信
昨天是三毛辭世20周年紀念日,這位似乎永遠穿著牛仔褲、永遠在路上的女作家,曾以其文字,點綴過無數人的青春。在網上,不少網友留下紀念文字。
為紀念三毛去世20周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聯手創意機構“熊貓慢遞”,啟動“寫給三毛的信”主題活動。無論是當年的三毛書迷,還是讀完《三毛的最后一封信》的讀者,均可以通過書后附帶的信紙和“熊貓慢遞”定制的三毛紀念明信片給三毛“寫信”。另外,網友們還可以通過豆瓣網、新浪微博這兩個網絡平臺參與“寫給三毛的信”線上活動。據悉,所有的讀者來信將在“熊貓慢遞”心靈檔案館中保存一段時間后,集中交給三毛的“信使”,即眭澔平“帶給”三毛,在臺灣的三毛紀念館中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