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是
有度數的隱形眼鏡有人管
只為美觀的美瞳卻沒人管
既然美瞳市場如此不規范,那么相關監管部門為什么不出手呢?記者在采訪中驚訝地發現,小小的美瞳,問題可真不少:即便在監管上,它竟然因為認定標準的缺失,成了典型的“兩不管”——
南京眼鏡協會
曾兩次發通知
但遺憾的是,協會不具備強制執行力
“早在去年我們就曾經對會員單位發出過通知,要求相關銷售單位一定要把好進貨渠道和衛生關卡,否則就不能銷售美瞳類的產品。”南京市眼鏡協會秘書長王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拿出了去年分別發出的兩份給其所轄的會員企業的通知和經營提示。
在協會的相關文件中,記者注意到,協會明確要求相關眼鏡企業一是要從正規的渠道購入品牌企業的美瞳產品;二是提出眼鏡店在給客戶提供試戴美瞳片的時候,一定要有嚴格的消毒程序。
對于后者,王云秘書長直言,這很重要;但實際上,不止是個別眼鏡店,甚至一些消費者對此都有些忽視。他解釋說,由于美瞳片主要注重的是美觀效果,因此消費者在去眼鏡店的時候,往往會要求試戴不同種類顏色的美瞳片。而往往在這個環節,有些資質不良的眼鏡店,對試戴品根本不注意進行消毒,這就致使病菌傳染,引發病癥。
因此他們對會員單位在銷售美瞳類產品的時候,提出明確要求,除了利用消毒液對試戴片進行消毒之外,還要求企業通過高溫消毒箱對美瞳片進行全面的殺菌處理,否則禁止其銷售美瞳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