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瞳片存在監管缺失
希望盡快出臺國家標準,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僅僅南京的大小眼鏡店有賣美瞳片的,就是一些藥房也擺著種類不一的美瞳片,而在網上,數百種的美瞳片更是隨處可以買到。那么這些美瞳產品的質量究竟誰來管呢?
“這個問題還真難說,因為它的歸類非常模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私下對記者說,根據他所掌握的信息,有些規模化的美瞳片生產企業是根據隱形眼鏡的標準在生產美瞳片,而更多的一些小品牌則打了政策的擦邊球,往往自行生產加工美瞳片。
這位人士直言,就目前而言,由于對美瞳片并沒有一個相關的國家標準,管理確實出現了監管的真空。
他解釋說,很多人認為隱形眼鏡和美瞳片是一個概念,其實兩者是有差別的:根據類別概念,前者作用于角膜接觸區域,有矯正屈光的治療作用,因此屬于醫療器械管理范疇,任何企業在銷售該類產品的時候,都必須要有衛生部門發放的醫療器械許可證,這也就增加了銷售的安全性。而后者,雖然也作用于角膜接觸區域,但其并不具備治療作用,只是起到美觀效果,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就不屬于醫療器械,也就暫時沒有針對性的管理方。
對于美瞳片的監管真空,南京市眼鏡協會秘書長王云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擔憂。他直言,南京眼鏡協會的會員單位也就60多家,雖然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會對會員單位的美瞳片安全狀況進行提醒和監督,但實際上南京市面上眼鏡店的數量至少在300家以上,而網絡上的銷售美瞳片的店家超過萬家。
在他看來,對于目前熱銷的美瞳片,一方面消費者要有清醒的認識,并非任何人都適合佩戴;另一方面,要盡快出臺安全性指標,讓消費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