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憑肉眼真偽莫辨
在《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隱形眼鏡屬于“植入體內或長期接觸體內的眼科光學器具”,被列為三類醫療器械,與輸血、輸液設備屬于同一嚴管級別,需接受嚴格管控。凡經營隱形眼鏡及護理液的商場、專賣店、眼鏡店,必須向藥監部門申領《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但在市場上,無證售假多如牛毛。
調查中發現,無證店鋪分為三種:一是一些單體眼鏡店未辦理許可證,超范圍經營隱形眼鏡;二是無證店鋪違規銷售隱形眼鏡,尤其是“美瞳”,以地處偏僻路段的單體眼鏡店、商鋪和高校周邊的精品屋居多;三是網店私售。
網店劉老板談起自己的高校發家史時說:做眼鏡生意利潤要靠隱形眼鏡,隱形眼鏡的利潤則靠“美瞳”。他出售的“美瞳”一般有兩種:一是不通過正規途徑進入中國的韓國“水貨”,二是國產仿冒的假貨。他稱,假貨憑肉眼真偽莫辨,只能戴上后靠眼睛不適來甄別。
劣質“美瞳”成本僅三四元
常慶是臺灣某品牌彩色隱形眼鏡的經銷商。他說,國內有色隱形眼鏡市場在生產和銷售環節缺乏監管,地下生產量呈幾何級數增長。“2008年‘美瞳’剛興起時,隱形眼鏡批發市場不到10個品牌,現在至少增加到近百個品牌,很多我都不認得。這里面多是貼牌生產的,還有不少山寨貨,山寨貨比正規品牌的市場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