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5日,旅客在南京火車站有序上車。新華社發

1月13日,乘坐臨時列車返鄉過年的重慶籍農民工沈書文在福州火車站候車。當日,福州火車站開出春運首趟農民工專列——福州至達州L390臨時列車,1936名在閩務工人員和他們的家屬搭乘此列火車返鄉過年。新華社記者張國俊 攝
新年伊始,南方一些省份如貴州、廣西、湖南等地冰凍雨雪天氣持續,高速公路的通行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目前相關省份交通運輸部門已在機械設備、運力儲備、救災物資等方面做了充分準備。
鐵路是受惡劣天氣因素干擾最小的交通方式。王勇平說,如果今年春運期間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多發,將會導致鐵路客流的突發性增長。
針對春運期間可能發生的惡劣天氣、客流暴漲等情況,鐵道部進一步完善了應急預案,從設備搶修、運力安排、售票組織、調度指揮等方面制定了相應措施。儲備了500臺內燃機車和750臺發電機組,以備急需;準備了大量食品、飲用水等必需品,為滯留旅客提供幫助。
夏興華說,針對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情況,各航空公司嚴格按照寒冷天氣和冰雪情況下的檢查及處理程序要求,杜絕僥幸心理,嚴禁發生飛機帶冰、雪、霜等低于標準的安全隱患起飛。
大考三:航班延誤、道路封閉會不會“大規模發生”?
“空中和地面道路的擁堵問題,也是春運的一大考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教授說。
回顧2010年,“航班延誤”成為關鍵詞之一。如何破解這一困局已成為中國民航不可回避的難題。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結果顯示,去年航空運輸服務投訴量同比上升141.6%,位居投訴增幅之首。“霸機門”“下跪門”“群毆門”“拒載門”……國內多個機場因“航班延誤”引發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