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在北京朝陽區團結湖路南口向北300米左右的非機動車路段兩旁停滿了機動車,卻沒有一張“貼條”。 本報記者 劉龍攝
有人不怕“貼條”嗎
●協管員人手有限,停車費上漲、停車位太少、辦事不方便……有人依然亂停車,有著多方面原因
4月27日上午9時,位于東城區的北京協和醫院,行人川流不息、車輛往來穿梭。在協和醫院東門外的東單北大街,雖然人流量較大,但路旁并無隨意停車的現象發生,總體來說井然有序。而在協和醫院西門外的校尉胡同,不到100米的距離內竟有7輛違規停放在路旁的車輛,其中只有2輛小型客車的主駕駛位車窗中央貼有告知單。
被“貼條”的車內均空無一人,而同樣違規卻沒被“貼條”車輛的駕駛員或在車內、或徘徊在附近。一位中年男司機告訴我們,他是送家人到協和醫院來看病的,醫院的停車場不僅收費較高,而且車滿為患,“估計排隊等到有空車位的時候,病也差不多看完了。”同時,他也擔心被協管員“貼條”,于是在汽車附近時刻留意協管員的身影,“如果發現協管員過來要‘貼條’,我就馬上把車開走,過一會兒再兜回來。”而按照規定,對這樣有司機在場的停放車輛,協管員一般也不“貼條”,而是勸車主馬上駛離。
隨后,我們注意到,在20分鐘時間內協和醫院西門外,只有9輛車獲準駛入醫院停車場,而后面排隊等待車位的汽車仍然不少。在協和醫院內部停車場,一位保安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苦衷,“在醫院工作日內,每天從早晨6點半開始到晚上7點,車位基本上都是滿的。只能是開走一輛車,放進來一輛車。如果不設限,車輛隨意開入,不僅醫院內部秩序會變得混亂,而且會耽誤急救車的出行。”
“怕被‘貼條’,但找不到車位呀。”一些車主的埋怨,道出了一個嚴峻的事實:截至4月24日,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489.4萬輛,而全市機動車停車位也就217.2萬多個,至少半數以上的機動車不能“依法停放”。
“現在停車費漲得這么厲害,停車位又太少,很多時候出去辦的就是一小會兒的事情,誰也不愿意費時費事地排隊等到停車位后還得繳納高額的停車費。”一位被“貼條”車主一臉無奈。
車位緊張、中心城區停車費大幅提高,使得一些車主不得不冒著被“貼條”的危險,甚至耍起“小聰明”:有的司機不按規定停車后,自己從車里拿出一張“告知單”貼在車窗上,然后就去辦自己的事情了,其實這個“告知單”是他自己仿制的。
“也有一部分人存在僥幸心理。”一位交通協管員說,“現在警力不夠,全市交通協管員也不到4000人,而路這么長、車這么多,也做不到‘違停必被罰’,因此,有的駕駛員依然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亂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