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機制切斷洗錢途徑
辛祖國表示,朝陽法院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購物卡涉賄犯罪呈現(xiàn)出“三易”特征,除“洗贓易”外,還有“辦卡易”和“交易易”。他認為,購物卡涉賄犯罪增多固然有當事人認識上原因,但客觀上購物卡管理機制不健全也是重要的推力。
“在7部委意見出臺前,購物卡管理長期處于無序狀態(tài),加劇了購物卡涉賄犯罪的增多。”辛祖國說。
3位法官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從禁止到管理,是一種務(wù)實的做法。但法官們普遍擔憂,意見不足以有效遏制購物卡涉賄犯罪。意見雖要求“不記名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個人購買1萬元以上要實名登記”,但“實名制起點太高,而行賄者一次購買的卡面值可能不需要1萬元,送的卡也可以‘少量多批’”。
“意見并沒有要求購物卡使用者進行身份登記,這對受賄者的威懾力不夠。建議使用購物卡時與身份證一同使用,留下電子憑證,以利于今后查處其中的違法犯罪行為。”法官們對此充滿期待。
辛祖國認為,應(yīng)加大對各商場超市的執(zhí)法檢查,保證其嚴格按照意見執(zhí)行實名制,并強化對“黃牛”的打擊力度,切斷洗錢銷贓途徑。
“當前應(yīng)通過專題講座、制作警示片等形式,積極開展購物卡涉賄犯罪法制教育,破除認識誤區(qū)才能更好地自律。”辛祖國最后說。
來源:法制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