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暫緩的清理行動
據了解,2010年底住建部就出臺了《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并宣布將于2011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定,“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緊接著,北京市民防局局長王永新公開表示:“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將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對人防工程中的散居戶進行清退。”
其實,早在2010年12月底,作為北京市人防工程集中清理的試點,朝陽區百余名地下人防工程的承租商就陸續收到《公用人防工程停止使用通知書》。
“登記面積、居住人數、居住情況、經營者資料等,朝陽區還通知地下室經營人員開會,要求我們一個月內清空,1月20日大檢查,再不清干凈就停水停電,還要罰款。”經營了六間地下室的陳芳告訴記者。
這個消息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因為在宣布清理的同時,相關部門并沒有拿出配套的補償和疏散方案。
“清空的損失誰賠償?我投資的六個地下室里租約最短的也還有三年呢!”以陳芳為例,她所擁有的六間地下室中,一間是自有住宅配送的,一間是租賃的單位公共用房,兩間是從戶主那兒“二手承租”的,還有兩間是從“二手承租人”手中再次承租的,擁有時間從四年到幾十年不等。
小沈也是利益牽涉方,她已經交了這間地下室一年的房租,同住的七個人每月給她交租金。“現在搬出來,錢怎么算?”小沈說。
七位“散戶”也覺得自己很吃虧。“我們跟小沈簽了半年的合同,錢都一把算清了,突然搬出來算怎么回事?”
更讓人擔憂的是,大量“地下住戶”被突然清理出來,卻沒有任何安置和疏散方案。“一個月內搬家,我們去哪兒?”小沈說。
據陳芳介紹,在會后第二天,房東們和“地下住戶”就通過QQ、電話和口耳相傳的方式召集大家到朝陽公園聚集,商討對策。“當時去了五六百人,還有人組織大家按手印,去信訪。”
后來,“據信訪的人說,政府給出了‘暫緩清理行動’的答復,轟轟烈烈的‘清退行動’也就悄無聲息地結束了。”陳芳告訴記者。
記者致電朝陽區民防局,陳芳的說法得到了接線人員的證實,他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清理行動確實因為群眾反應激烈而暫緩了,我們在等待統一部署,民防局目前主要是調查摸底,以及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