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卷掃描。
答卷被“切割”后傳到閱卷點
掃描完的答題卡,怎么送到閱卷老師那兒呢?袁桂華介紹說,為了便于閱卷,這些答題卡將被“切割”,首先切掉的是考生的信息,姓名、準考證號等,然后被切割成幾個部分,比如填空題一塊,問答題一塊,然后直接通過考試院的局域網,傳送到不同閱卷點,負責批改某題的閱卷老師打開電腦就能看到。這時候,考生個人信息已經“切”掉了,那怎么才能區分49萬多名考生的每張卷子呢?袁桂華說,每張卷子在掃描之后都自然生成一個密號,每個考生都有獨一無二的密號,在閱卷過程中每張試卷只顯示密號,閱卷老師不可能看到考生的準考證號。閱卷完畢之后“密號”才會轉化回準考證號,用于最后成績的公布。

答題卡原件送回倉庫。宋嶠 攝
非選擇題采用“四評制”
試卷傳送到閱卷點后,閱卷老師并不是馬上開始閱卷,而是先進行試評,由專家商量制定評分細則,然后對所有閱卷老師進行培訓。昨天,所有科目已經進入正評階段。南大和南師大閱卷點主要負責評閱主觀題,為了確保公正,非選擇題部分實行“四評制”,袁桂華解釋說,各評卷小組按題塊分別進行評卷,每個題塊由兩名評卷教師分別評閱。若兩人評出的分數在學科評卷專家組設定的評分誤差范圍之內,則取其平均值計分;超出評分誤差范圍的,進行三評;仍超出評分誤差范圍的,再進行四評。疑難問題由評卷專家組集體討論解決。
來源:揚子晚報 (記者 張琳)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