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婦女干部學院副教授、家庭婚姻專家周美珍把這些事件中的當事人稱為“不快樂而絕望的孩子”,他們是在毫無經驗和準備的情況下,在婚姻家庭和現實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近期有兩個關于婚姻的現象值得對照:一是“畢業就結婚”成為一種時尚,寧夏的一個調查顯示有23.5%的人是“畢婚族”或打算成為“畢婚族”,其中女性的比例明顯高于男性;另一個則是近期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全國民政事業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離婚率連續7年遞增,全國一季度離婚率達14.6%,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2009年第三季度的離婚率已分別達到20.6%、23.9%。
三層因素致年輕家庭走向極端
親手拋下孩子的朱某從小成績優異,大學時代曾擔任學生會干部,畢業后又進入一家人人羨慕的國企工作,一直順風順水的他為何會制造這樣一起家庭慘劇?朱某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畢業后朱某的發展與自身預期有所差距,加上家庭矛盾逐漸激化,“這可能引發他的精神狀態發生了變化。”
來自生活和社會的壓力,是一些年輕家庭走向極端的主要誘因。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文軍認為,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80后”一代,在對于未來的看法上和父母輩可能不太一致,快速變革的時代帶來的迷茫感和失落感可能在這一代人心中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