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指出,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失衡的累積效應已現端倪。據國家統計局人口統計資料推算,目前我國0—19歲年齡段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2377萬。10年后,上千萬適齡男性可能面臨“娶妻難”。
“其直接影響是‘婚姻梯度擠壓’現象凸顯。”翟振武說,同齡適婚女性短缺,男性就會從低年齡女性中擇偶,“老夫少妻”增多;擠壓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別的地區發展,“城里哥找鄉下妹”。
“婚姻擠壓之痛不僅在于產生多少‘光棍’,更在于其后果主要由貧困人口承擔。”翟振武憂慮地指出,由于農村出生性別比失衡比城市嚴重,今后“剩男”將更加沉積于邊遠貧困地區。貧窮又無子嗣的男性劇增,可能會增加買賣婚姻、拐賣婦女、賣淫嫖娼等違法犯罪行為,危及婚姻家庭和社會的穩定。
國家人口計生委宣教司司長張建強調,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失衡與人口老齡化交織,將加劇人口結構的不合理性,未來的社會階層結構、消費結構、組織結構等都將更為男性所主導,其深遠危害,不亞于上世紀中葉的人口膨脹。
集中整治“兩非”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長、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依法打擊“兩非”行為,是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近30年,給人口安全、社會穩定帶來巨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