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重在打擊技術越軌,“治本”在于提升女性社會地位
“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趨勢,短期內必須依靠國家的強力干預。”翟振武認為,“治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打擊技術越軌。
日前,安徽省長豐縣崗集鎮計生、衛生等部門根據群眾舉報,統一行動,在一居民出租屋門口,抓獲剛剛為他人做完性別鑒定準備離開的個體游醫李某和助手張某,當場查獲作案工具和交通工具。
據查,他們攜帶一部只有手掌大小的便攜式B超機,開一輛小型轎車,白天沿街“攬客”,晚上在出租屋檢查,百姓聞訊而去。
“‘兩非’現象隱蔽性強,當事雙方‘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案件排查難、取證難、查處難。”國家人口計生委政法司司長趙延配說,“此次集中整治‘兩非’專項行動將加強部門合力,完善胎兒性別鑒定和終止妊娠登記、孕產期全程服務管理制度,依法嚴肅處理涉案單位和人員。”
據介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母嬰保健法》等相關法律雖然嚴禁“兩非”行為,但力度有待加大。比如,對于沒有行醫資格的人從事“兩非”,依據法律可按非法行醫罪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醫務人員涉足“兩非”,卻只規定了行政處罰,其中的罰款額度僅有1萬—3萬元,沒明確刑事責任。
翟振武認為,在重拳出擊“兩非”行為方面,一些國際經驗值得借鑒。韓國也曾經歷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階段,韓國為此立法規定,對于利用B超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引產的醫務人員,一是罰款3000萬韓元(相當于20萬元人民幣);二是吊銷醫師執照,終身不得行醫;三是追究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性別比長期嚴重失衡是社會背負的“高利貸”,在災難爆發前排除危情,是百年大計。國家人口計生委性別比治理辦公室主任羅邁說,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除了“治標”,更要“治本”,采取利益導向等綜合治理措施。
楊菊華指出,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實質上是女性發展權益問題。推進兩性的公正、平衡發展,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才是“治本”之策。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