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驢屎蛋兒”是律師黃小山的網名,初聽上去這個名字很有環保的意味,也符合黃小山這個民間環保人士所做的事情。但其實“驢屎蛋兒”就是根據“律師”來發的音。這個解釋讓人有點失望,但是“驢屎蛋兒”這半年來做的事兒絕不會讓人失望——今年初,這個住別墅,開豪車的大律師在自家小區附近建造了一所綠房子,花了14萬,只為踐行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的意識能夠深入人心。
7月26日,“驢屎蛋兒”的綠房子試機器,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9月初,綠房子將試運行,“驢屎蛋兒”會成功嗎?他和他的綠房子又將走向何方?
垃圾減量50%
現場的垃圾處理專家都十分感嘆
7月26日又是悶熱的一天。北六環外一別墅區的院外,“驢屎蛋兒”的綠房子就坐落在那里。梳著莫西干頭的“驢屎蛋兒”戴著白框的眼鏡,身著橙色的T恤,泛藍色的牛仔褲上好多的洞,尖尖的白皮鞋,黃小山就是這么潮。他做的事也潮——在垃圾分類方面,綠房子顯然是個新鮮事物。
綠房子是什么?大約十平方米的小屋內,一個有著七個洞口的操作平臺先入眼簾,而這七個洞口下面對應著七個綠色的垃圾桶,分別按照塑料、紡織物、金屬、紙、其他垃圾、有害垃圾、電池分類。黃小山希望通過這樣的分類最大限度地把可回收物提取出來。
更引人矚目的是一臺螺旋壓榨脫水機,初看上去特別像一臺軋面條的機器,其實它可以吞食“濕垃圾”,進而將它們脫水以實現垃圾減量。黃小山說,綠房子其實就是一個社區垃圾分類站。
馬上要試運行了,“驢屎蛋兒”想看看這機器到底吞食功能怎么樣。他到附近的農貿市場和九華山莊的食堂收集了大量的爛白菜葉、萵苣葉、西瓜皮、冬瓜皮,人家一聽他要做實驗,就給了他五大包,回來一稱,有80多公斤。
黃小山一桶又一桶地將他收集的五大包菜葉子和西瓜皮倒進壓榨脫水機,一會兒工夫,那些菜葉和西瓜皮就被打得碎碎的。黃小山開玩笑說:“再剁點肉餡,都可以包餃子了。”玩笑歸玩笑,還要看真正的效果。上秤一稱,那80多公斤的菜葉子和西瓜皮只剩下42公斤,垃圾減量達到49%。“將近50%啊!”在場的垃圾問題專家徐海云也十分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