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學生會報考政府資助大學,最拔尖的可獲歐美名校獎學金”
內地高校或許只能招到中下游生源
內地高校在香港能招到什么水平的學生呢?
雖然名為“免試招生”,但想要順利被錄取,香港學生還要過3關:一是在香港舉行的面試,二是中學向內地高校提交的在校期間考評成績,三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中四門必修課科目“3322”的最低要求——即中文、英文最低第三級,數學、通識最低第二級。
最后一項規定,讓不少學生犯難。高校代表們頻頻被問的一個問題是,如果英文不到第三級,而另外的科目達到更高級別,能否錄取。香港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說,這個規定是考慮到學生未來的就業,如果英語不能達到第三級,將來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即使是理工類專業,可能也難以勝任崗位。
除了“3322”,各高校還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要求,對其它科目提出要求。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趙榕說,學校還會對香港學生的化學成績提出要求,目前具體規定雖尚未確定,但“學醫學必須化學好,否則也許會畢不了業,所以這個要求是對學生負責。”
一位參展代表說,港澳臺聯考與內地普通高考的高校試題難度“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錄取線非常低,導致此前學校很難招到優質港生。這次免試錄取制度的推出,可望提升香港生源質量,“畢竟規定了‘3322’的最低線。”但是,從展會現場不少學生擔心英語考不到第三級看,前來咨詢的中游乃至下游學生估計居多,因為第三級已算是非常普通的成績。
據介紹,香港8所政府資助的大學每年會提供15000個左右的學額,可以滿足約18%的香港學生。一流的學生會報考這8所大學,最拔尖的還可能獲得歐美名校獎學金。所以,內地高校很難爭取到前20%的學生,將主要與香港的副學士、高級文憑學校爭奪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