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霞看來,目前我國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法規還不太完善,“程序上的很多細節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人為操作空間比較大,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給人事腐敗以可趁之機。”
她認為,事業單位人員也是公職人員身份,既然都是公職人員,大的原則應該就是一致的,事業單位招聘政策應該向公務員招錄政策靠攏。其中,定向招錄是事業單位招聘可以發展的一個方向。
“定向招錄避免了粗放型的管理,區分細化了大眾和小眾,對將來公開招聘更加公平是一個合理的探索。”劉霞進一步解釋說,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是小眾人群,同一個平臺上厚此薄彼,對大眾是不公平的。定向招聘把平臺分開了,既避免了小眾人群與大眾人群的沖突,也照顧到了這些人的利益。
在李建鐘看來,定向招錄也不宜過多。“公共機構人才來源應該是多樣化的,必須能代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群體,過多的定向招錄會使某個特定群體占據公共崗位過多,使公共崗位的代表性受到挑戰,不能代表公共利益,對未來的公共服務和管理造成影響,使服務可能會產生對特定群體的傾斜。”李建鐘說。
“我們國家最好采取比例招聘的辦法,像美國聯邦公務員招錄對少數族裔的照顧,采取的是按照比例的原則。”李建鐘介紹說,“所謂比例招聘,就是按照‘報考人員總數和錄用人數的比例’招錄弱勢群體。多元化是美國聯邦公務員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劉霞建議,如果采取定向招錄,不僅可以定向人群,還可以定向崗位。
“剛剛過去的2013年國家公務員招錄很多崗位取消招聘,一類如海監部門,由于條件太嚴,進入筆試的人數不夠,取消招聘;一類如地質勘探,由于工作條件艱苦,本身報考的人不多,取消招聘。對這些比較艱苦的崗位,同時也是國家發展所必須的崗位,也可以嘗試做一些定向崗位的招聘,保證這些崗位能招到人才。”劉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