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機容量達3/4時:可自動通知清瓶
“一次只能容納400個瓶子,能否應對客流量巨大的地鐵站?”“無法識別的瓶子會不會堵住機器?”“塑料瓶如何定價,會不會對拾荒者的生活造成影響?”……不少民眾在期待的同時,也提出了疑問。
對此,常濤介紹了他們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技術”:通過物聯網技術,智能機可完成對空瓶的識別、回收、壓縮、存放、一卡通結算并傳送信息等綜合功能。同時,在物聯網數據中心,每臺機器在哪個時段充值了哪一張卡,有多少金額都會詳細列出。不僅如此,它還會自動在回收機容量達3/4時通知維護人員將空瓶清走,或者在退回口附近集中了三五個瓶子時,與地鐵清掃人員聯系,及時處理掉瓶子。
在回答“會否擠壓拾荒者生存空間”的問題時,常濤很有自信地表示,作為北京最大的廢舊聚酯瓶回收公司,他們給出的定價高于市場平均價,對于以拾瓶為生的人,完全可以去收集更多的瓶子,拿到智能回收機來換取獎額。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過與北京市發改委的物聯網平臺搭載共享,還可實現政府監管、一級回收、分揀中心、再利用企業的全面互聯,真正建立起北京的一級城市礦產基地,為中國建立規模化一級回收模式探路,同時也可以為政府相關環保政策提供宣傳平臺,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
試運行期為一至兩月:將開發易拉罐等回收機
據了解,目前,智能回收機以其安全可靠、功能強、體積小、安放便捷等優點成為一些國家“綠色革命”采用的重要回收設備。現在,已有1.5萬余臺智能回收機在挪威、美國、法國等國家投入使用,安裝在零售商店和公共場所。
然而,在北京,每年15萬至20萬噸的廢舊瓶,真正能進入盈創,被安全、環保回收再次用于食品級包裝利用的只有3萬至5萬噸。其余的有不少流入到私人小作坊手里。在盈創工廠,對廢舊飲料瓶進行的是一系列密閉化、專業化、無害清潔化處理。與此不同,為節約成本,一些私人小作坊私采地下水,加入工業強堿對瓶子進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不加處理直接排放,不只是浪費資源,更損害環境。
我們了解到,本月開始的此次試運行將會持續一到兩月,以觀察公眾的反饋及規劃具體的回收機投放數量。
常濤說,在未來的幾個月內,盈創公司還將針對易拉罐、玻璃瓶、利樂包等開發系列智能回收機。公司預計,塑料瓶智能回收機于2013年底能在地鐵實現覆蓋,并從明年開始在大學、公交站、飛機場等投放。在接下來的3年里,約2000臺將在北京的公共場所逐步推廣,其中500臺會投放于高校、商場、社區和機關單位。(黃夢曉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