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版書中“顏如玉”
“活體閱讀”將人們的閱讀方式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為閱讀方式的發展和閱讀質量的提升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何克抗教授接受本報采訪時說:“關于‘活體閱讀’,我認為,作為一種閱讀方式,它具有自身特色,且比較適合于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習者;對于一般大學生和高中學生,若把‘活體閱讀’作為一種輔助的、非經常性的閱讀方式也是不錯的。”對于“活體閱讀”今后的未來發展,何教授指出,個別特別優秀、專業基礎已較扎實的高年級大學生可以把“活體閱讀”作為一種常規的、主要的閱讀方式。
“在參考咨詢服務中引入人工智能,小圖是圖書館界在線咨詢服務的一種全新方式。”姜愛蓉在談及小圖未來的發展價值時說道,“小圖在咨詢服務領域(包括圖書館在線咨詢服務在內的所有咨詢服務)理念先進,為很多大型企業所借鑒,推動了人工智能問答機器人的發展”。目前,長春師范學院圖書館的“真人圖書館”閱讀方式已經形成了穩定的舉辦周期,依托學校的教師資源,從中優選出學術水平高、人生閱歷豐富的40余人,建設真人書目錄,并在此基礎上,根據讀者閱讀需求,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真人圖書館活動。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圖書館館長許耀才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就是在讀人的思想,讀人的智慧,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對話。讀人也就是在讀一本行走的不斷更新的書,“活體閱讀”將書與人的含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拓展了閱讀的內涵,另一方面使閱讀在消除人與人之間信息鴻溝的同時,還增加了減少人際偏見、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張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