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春節期間孩子們的小口袋也會被長輩給的壓歲錢塞得鼓鼓囊囊,少則幾百元,多的能達到數千甚至上萬元。壓歲錢年年都有,今年孩子們的壓歲錢行情如何,又該如何支配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了傳統的儲蓄,不少家長會購買黃金或者理財產品等,通過壓歲錢,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以及理財觀念。
今年“行情”
壓歲錢變“厚”了
“以往奶奶、外婆給的壓歲錢都是1000塊,今年就像約好了似的,全部漲成了2000元。”更讓林女士意外的是,就連朋友之間互給對方孩子的壓歲錢也變“厚”了。
“我有幾個要好的朋友,每年初五都會約好了帶著孩子到我們家玩。”林女士告訴記者,一進門幾個朋友就相繼把紅包塞到孩子手上,自己拿過來的時候發現厚度與往年明顯不同,后來找了個機會看了一下,竟然全部是500元。我給幾個朋友孩子的紅包還是按200元的老習慣準備的,幸虧發現及時,要不然就糗大了。”林女士把每個紅包補足到500元才塞進了幾個朋友的口袋里。節后林女士一清點,過年期間孩子一共收到了9700元的壓歲錢,“這個收成,都趕上我兩個月的工資了。”
壓歲錢是要“還”的
“今年的壓歲錢好像是漲了一點。”帶著孩子回泰州婆家過年的李女士說,往年老公家一些親戚給孩子的壓歲錢還有100元的,今年的“起步價”全部漲到了200元,家里比較親的親戚,比如孩子的姨婆、舅爺爺,給孩子的紅包也從往年的800元漲到了今年的1000元。
“其實壓歲錢也是人情債,都是要還的。”董女士有個4歲的女兒,女兒出生后的第一個春節,她便跟自家同輩的堂姊妹、表姊妹說好了,反正都有孩子,干脆互相抵消得了,“要不然人家包個紅包給我,我還得再包個同樣數目的紅包還回去,也沒多大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