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裝腔”背后也有各種無奈。網友“繁華似錦”表示,即使自己不介意,也必須顧及家人的面子。“如果不是親戚朋友戴有色眼鏡看人,誰愿意這樣做呢?如果不去‘裝’,就必須承受鄙視和嘲笑,為了逃避這種壓力,一些尚未成功的年輕人,甚至會找出各種借口不回家,以求免去面對面的難堪!”
一名新華網網友說,在當下過分追求物質的價值觀的驅動下,為了縫合自身處境和社會認同之間的裂痕,年輕人只好采取“中國式裝腔”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修補方式。
“很多壓力,其實是年輕人自己給自己造成的。”騰訊網友“星芳”認為,就拿盡孝來說,錢花得多并不代表孝道盡得好。很多子女都想在過年時給父母一個大紅包,以顯示自己“有出息”,但父母真正渴望的,其實還是子女相伴的天倫之樂。
一名新華網網友說,要拋棄這種“中國式裝腔”,對個體來說,就必須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不要為外界的虛榮浮華所擾。對社會來說,也應該給奮斗中的年輕人更寬松的大環境,讓他們有寬廣的成長空間和發展平臺。有了個人的強大和社會的寬容,年輕人就不必刻意“裝腔”,只要踏實奮斗,就一定會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