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緊急響應,全面部署。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關注災區醫療衛生救援,省委省政府第一時間提出“把搶救生命作為第一要務”的要求,國家衛生計生委當即提出“全力做好醫療救治”的指示,全省衛生系統立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一是震后10分鐘即召開衛生廳緊急會議,安排部署衛生應急抗震救災工作,成立了以沈驥廳長為組長的抗震救災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醫療救治、藥械保障、后勤保障、新聞宣傳、衛生防疫、災后重建七個小組,在蘆山成立了省衛生廳前線指揮部。(今天,前線指揮部已前移至寶興縣靈關鎮),并將救災工作安排向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衛計委作了匯報。
二是迅速下發《關于做好雅安7.0級地震抗震救災衛生應急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實現災區醫療救治、衛生防疫、物資供應“三個全覆蓋”。
三是陳文華副省長趕赴衛生廳應急指揮中心,主持召開蘆山地震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專題會議,傳達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指示精神,安排部署醫療救援工作,并通過應急指揮決策系統與雅安市衛生局視頻連接,了解傷員情況及當地醫療救治工作情況。
(二)精心組織,科學施救。災情就是命令,我廳把搶救生命作為抗震救災的首要任務。緊急動員全省醫療資源,趕赴災區全力救治傷員;及時構建定點醫療機構、野戰醫院、醫療點、巡回醫療隊等有機結合的醫療救治體系,盡快實現外援醫療隊對重災區所有鄉鎮全覆蓋。
一是搶抓黃金救援時機。為牢牢把握災后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機,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我廳即調派首批12支醫療隊近200名醫務人員參與緊急救援,并陸續組織省內外、軍隊、武警等醫療救援多方力量投入災區參與緊急救治工作。災后第一時間,災區市縣鄉村四級醫務人員立即投入病人醫療救治,24小時內,支援醫療隊已覆蓋蘆山、寶興兩個重災縣的11個鄉鎮,48小時,覆蓋到14個鄉鎮,目前,正向剩余4個鄉鎮全力極速,力爭今日實現全覆蓋。目前,全省共預備醫療隊138支、醫務人員1472人、救護車162輛;預留床位3371張,其中ICU床位149張。
二是科學指導醫療救援。結合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中積累的應急救治工作經驗,將有關專家編譯的《利用高壓氧艙治療震后傷員指南》、《大型災難擠壓傷患者管理推薦要點》和《關于印發外傷患者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流程及防控預案的緊急通知》印發各市州衛生局和相關醫療單位,提高醫療機構對地震導致特殊傷情的識別能力,確保傷員得到及時科學規范救治。
三是加強危重傷員救治。集中優勢醫療資源,按照“集中傷員、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則,指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省人民醫院等大型綜合醫院為定點收治危重傷員醫院,制定了危重傷員救治系列措施和規范,建立了危重傷員篩查、登記、治療、轉院等工作流程,構建專家指導組進行會診,科學制訂救治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傷員死亡率和致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