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及危重傷員正加快向成都各大醫院轉送,實施集中強化治療。312名重癥及危重傷員(危重41名)分布情況:川大華西醫院收治51名(危重25名)、四川省骨科醫院收治25名(危重3名)、名山縣人民醫院收治23名(危重1)、四川省人民醫院收治21名(危重2名)、雅安市人民醫院19名(危重4名)、其他地區和醫療機構收治173名(危重6名)。
四是確保救治用血需求。累計調劑支援雅安366.5個單位成分血、3.7萬毫升血漿,新調劑8個單位RH陰性血(熊貓血)到雅安血站;目前雅安血站庫存1488個單位成分血和27.05萬豪升血漿,地震傷員醫療救治血液保障平穩。全省備血4004單位成分血,65萬毫升血漿。
(三)及早安排,防控疫情。一是落實疾病防控責任。地震當日下午4點,下發了《關于加強雅安蘆山地震災后疾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和《關于加強“4.20”蘆山縣地震災后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受災地區要立即成立災后疾病防控工作領導機構,實行一把手責任制,周密部署衛生防疫措施,層層落實責任,確保政令暢通,做到思想、組織、技術、物資“四個到位”。組織編寫《“4.20”蘆山地震災后衛生防病技術方案》,指導防疫工作科學規范開展。
二是迅速增派防疫隊伍。當日,組織省疾控中心、衛生執法總隊、樂山、雅安等12支110人、22輛車的衛生防疫支援隊達到蘆山,與當地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機構組成蘆山地震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前線指揮部,全力開展各項衛生防疫工作。次日,自貢等12個市150名衛生防疫人員趕赴災區,國家衛計委派出110名專家和隊員到達災區指導衛生防疫工作,全力實現衛生防疫覆蓋各災區、安置點和家庭。
三是做好各項防疫工作。在蘆山縣建立了理化、微生物檢驗帳篷試驗室,開展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的基線調查及應急水質檢測,加強傳染病疫情的監測、預警,實行災區疫情日報和零報制度。對蘆山縣和雨城區的安置點、醫療點、學校等重點區域開展消殺工作,累計消殺面積為15.15萬平方米。
四是加強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制定了《4 20蘆山地震災區愛國衛生工作方案》、《災區病媒生物防治方案》、《災區血防工作方案》和《地震災區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緊急組織專家編寫《地震災區衛生防病手冊》、《地震災后心理重建》、《地震災后臨時住所的衛生要求》等防病知識宣傳材料13種,連夜趕印17萬份于22日晨發往地震災區。通過四川在線等媒體加強災區飲水衛生安全知識宣傳。同時,省精神衛生中心、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派出精神衛生專業人員,及時對地震傷員進行心理援助。
(四)統籌協調,保障有力。一是按照“災情需要、合理調配、不重不漏、嚴格管理”的原則,制定了《藥品器械調配工作辦法》,緊急調運災區急需的醫療急救一次性輸液器、空針、繃帶、紗布、夾板等1000人份。截至22日,共調配抗震救災醫用物資603件,其中藥品類391件、器械類186件、消殺類26件。雅安市接受24家醫藥企業捐贈334件次,其中消殺類10件次,器械類85件次、藥品類239件次,約640余萬元,另有38家企業表達了捐贈意向。
二是在成都地奧集團設立了臨時集聚地,儲存省直屬醫療機構和市州衛生部門捐贈的藥械,協調確定省醫藥公司和科倫醫貿公司儲備藥械供應調配事項,及時與省內外救援隊聯系溝通和組織協調,準備帳篷、食品和水等救災物資,安排車輛,運送救援隊到達災區。
(五)加強宣傳引導,聚集正能量。建立信息統一發布和新聞宣傳聯絡網絡機制,確保信息發布及時準確、渠道通暢、口徑統一。建立完善醫療救治工作統計制度,及時掌握和上報救治情況,信息數據每兩小時更新一次。通過衛生廳政務網站、12320公共衛生服務網、四川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交通頻率、健康頻率等媒體及時發布醫療救治最新動態。
積極參加省政府新聞發布會,通報醫療衛生救援情況。廣泛收集災區醫療衛生救援信息,特別是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素材,主動向新聞媒體提供通稿和采訪線索。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中廣電臺、健康報等50余家主流媒體持續發布災區醫療衛生救援信息,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