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中國式過馬路”任重道遠 需形成合力
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1年度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年報顯示,行人與交通事故有非常密切的關系,1/4都是步行者發生的。交通事故造成的受傷者中,交通方式為步行的占17.21%。中國疾控中心的死因監測顯示,道路交通傷是人群傷害致死的第一個首因。
雖然有關“行人闖紅燈危害”的討論由來已久,但時至今日,行人闖紅燈現象仍司空見慣。與此同時,“中國式過馬路”也正在遭遇史上最嚴厲的整治行動。
分析認為,想鏟除“中國式過馬路”這樣的“城市牛皮癬”,僅僅寄希望于一場運動式的治理并不現實。倡導交通文明,培養公眾對法律的尊重和信任,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行人闖紅燈成因復雜,一味指責行人有失偏頗。”專家認為,行人闖紅燈,除自身原因外,還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人流量較大時,綠燈時間短、右轉車輛放行、地下通道設計不合理等問題給行人過馬路帶來許多困難。
基于此,分析稱,整治“中國式過馬路”,需要各方的齊心合力。一方面,需要市民提高自身素質,文明出行。另一方面,也需要相關部門合理設置交通設施,為行人、非機動車安全通行創造條件。此外,政府應加大對交通安全教育的投入,在中小學引入相關課程,文明交通、安全交通要從小培養和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