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699萬人,就業形勢嚴峻。然而,山西一些高校傳來的消息卻截然相反,一串串數字把就業率撐得虛胖。
便利店竟成大學生的集中就業單位
進入7月,高校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新一輪招生工作。山西一些高校在這時宣稱,上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0%甚至90%,飆紅的數據讓眾多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欷歔不已。
“學校就業統計表上顯示我已經工作了,而且還有單位蓋章,但我都不清楚自己的就業單位在哪里!”小李是山西某高校2013屆畢業生,雖然到現在他還沒有找到工作,但在學校的就業登記表上他卻已經“被就業”了。
小李所說的“章”,是學校在5月份給每位畢業生下發《聘用合同書》時,要求畢業生盡快尋找用人單位蓋章。小李擔任班長,班主任要求他站好最后一班崗,為同學們服務蓋章。
“要想盡一切辦法去蓋,甚至花錢找人給你蓋。我認識一個唐久便利店的老板,讓他幫忙給不少同學蓋了章。”小李說。小超市成為大學生的集中接收單位。在小李的幫助下,這家30平方米的小超市一次性“簽約”了5名本科生。
記者在山西另一所高校采訪也遇到相同的問題。該校2013屆畢業生小任告訴自己,他們宿舍的6個人都沒有找到工作,都是自己找關系蓋的章。“哪個單位的章都能用,交上去就行了,根本沒在那個單位工作過。”小任說。
據介紹,簽訂三方協議、考研升學是公認的就業形式,難以造假。于是許多高校便打起了靈活就業的主意,只要學生能“找個地方蓋個章”就視為就業。更有一些高校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聲稱“不就業就不能畢業”,使畢業生們使出各種招數:自己刻章“簽就業協議”,上淘寶網站購買就業協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