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
“無厘頭”題目沒意義
“兩年前開始,作業本式的假期作業就陸續開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有針對性的作業。”中關村四小五年級語文老師王麗娟認為,培養鍛煉孩子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固然重要,但不應以出刁鉆題目的方式。網上被網友吐槽的一些題目確實“無厘頭”,且沒有實際意義。“沒有固定答案的題可以鍛煉孩子的發散思維和原創能力,比如建議同學在節假日給長輩、親友發祝福短信,必須原創,不能轉發和上網搜索。但題目不能為怪而怪,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到頭來,小學生產生了抵觸情緒,習慣性地向家長求助,反而失去了原本讓孩子自己動腦筋的初衷”。
家長:
期待更有意義的作業
采訪中,家長和老師普遍希望能給孩子快樂童年,但又怕沒作業孩子把一學期的東西全忘光了。一邊是要求教育減負,一邊是積累多年的教育習慣,這種妥協后的產物,就是北京小學生的暑假作業有點千篇一律,無非就是背詩、讀課外書、做幾篇數學卷子。
在采訪中,有學生家長向記者推薦了美國一些學校希望小學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種植點什么、觀察小鳥、讀一本書、寫一封信、去旅行、去拜訪別人、去圖書館、烤餅干、帶著微笑做家務……北京的小學無需完全照搬,但或許可從中獲得一些啟示,拓展一些思路,讓暑假作業以后能更個性一點、快樂一些。(記者張璐)
部分 “逆天”作業
1、你能算出這些特殊加減法的答案么?
例題:爸爸 媽媽 我=(吉祥三寶)。
腳—鞋襪 草地=?
一個噴嚏 一個噴嚏 一個噴嚏=?
三分之二青蛙=?
楓葉 小溪=?
2、“發揮合理想象,把主客敬酒時的祝酒辭寫下來。干部向我們敬酒,祝酒時說?70歲老翁向我們敬酒,祝酒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