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地鐵溫度總是困擾乘客(1 /1張)
同一趟地鐵,同一車廂,站在車門處的乘客大汗淋漓,而坐在他處的乘客卻感覺身體冰涼。
記者日前調查發現,地鐵同一車廂不同位置溫差較大,1號線甚至溫差可達6℃。
同一車廂位置不同存溫差
1號線中的部分列車仍然是老式列車加裝空調,市民反映車內溫度冷熱不均。記者測量之后發現,在出風口附近溫度比較低,而距離出風口較遠的過道明顯溫度偏高。
“天天坐1號線,每次都凍得不行。”經常坐1號線的一對中年夫婦也覺得車廂內溫度太低,他們告訴記者,有的時候實在扛不住,會帶點衣服防寒,“脖子和腿都覺得冷。”
是不是1號線的列車都這么冷呢?記者發現車廂內不同位置也有自己的小氣候:有空調出風口的地方明顯涼快一些,溫度在25℃左右,車門處溫度較高,可以達到31℃。
此外,記者發現10號線車廂內不同位置也有細微的溫差,空調口附近的溫度只有26℃,而遠一些的位置溫度可達28℃。
“不對著空調口還好,坐在空調口附近對著吹就有點冷了。”一位乘客告訴記者。而不少女乘客上車之后掏出了一件長袖衣服披上。
1號線地鐵車廂平均溫度最低
記者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幾條線路進行測試。其中1號線歷史較為悠久,站臺是2008年才改造的通風設備;5號線從地面進入地下,車外溫度會有明顯變化;10號線是市民時常抱怨“冷氣太足”的線路;13號線所有站臺都是開放的,車輛歷史也相對悠久。
歷史最為悠久的1號線起初都沒有配備空調車,近年來車輛升級換代才開始為老式車輛加裝空調,但1號線的車廂內平均溫度最低,車內平均溫度在25℃左右。6號線和13號線車廂內的溫度約為25℃,而市民們總說“空調很冷”的10號線,車廂內平均溫度在27℃左右。5號線的車廂內溫度最高,可達29℃。
地面車站站臺溫度遠高于地下車站
記者探訪的線路中,5號線和13號線都有高架站臺,開放式的站臺在昨天的天氣之下有如蒸籠一般。下午4點左右,地鐵5號線大屯東站,站臺溫度達到了33.4℃,一位正在等車的中年人正忙著用扇子扇風。
隨后,記者在1號線的兩個車站分別測量溫度,其中國貿站31℃,而西單站27℃。當記者站到靠近軌道的站臺邊緣時,能感覺到溫度有所提高。
攝影/本報記者 賈婷 線索提供/楊先生
權威回應
北京地鐵車廂難保恒溫26℃
針對市民提出的車廂溫度不一的情況,北京地鐵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受到設備、客流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現行業標準中車廂內恒溫26℃有難度。
這位負責人表示,想要實現行業標準中規定的26℃恒溫“非常難”,因為地鐵的空調難以實現隨時調節溫度。他表示,一些新建的地鐵線路設備相對先進,能夠實現車內的冷氣循環,就不會出現車內溫差較大的情況,而一些老線的設備則效果欠佳。“可能車門的地方熱一點,出風口的地方涼一點。”這位負責人說,當然司機也會根據乘客的數量、車外溫度的變化調整空調的設定。
此外,1、2號線這兩條線路建設之初,站臺并沒有設計空調設備。在2008年有關部門完成了對1、2號線站臺冷風系統的改造。雖然條件所限無法安裝空調,但是可利用大量車站頂部安裝的管道和出風口向站臺輸送冷風。2008年至2010年,隨著車輛逐步更新為空調車,站臺的水冷通風系統的壓力逐步增加。“現在這些通風設備已經滿負荷運轉了,但可能站臺還是有點熱。”北京地鐵的負責人說。
“目前我們已經要求司機在車輛出庫之前提前5分鐘打開空調,爭取讓車內先涼快下來,另外一些地面線路肯定空調會開得足一些。”這位負責人說。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