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高分的得意蕩然無存
昨日下午約兩點五十分,重醫(yī)附二院二樓骨科門外,曹大叔掛了號,排隊候診時忍不住又摸出手機玩了起來。
他低著頭,目不轉睛盯著手機屏幕,食指在手機屏幕上快速移動。幾局下來,曹大叔以50萬的分數得了個最高分,而且在朋友圈里的排名提升了一些。此時,醫(yī)生也招呼曹大叔進去看病。
經過拍片等檢查之后,曹大叔因為“打飛機”成績帶來的得意蕩然無存———醫(yī)生告誡他,頸椎問題加重,還引起右手臂肌肉萎縮,不要再低頭玩手機游戲了。
曹大叔表示,決心戒掉“打飛機”,身體傷不起。
西南醫(yī)院骨科副主任唐康來教授也稱,近一個月來,該院骨科門診記錄中因為打游戲致腱鞘炎等病例有所增加,“從往年的以中年人為主,逐漸向以年輕人為主要群體轉變,而且暑假期間來就診的人是最多的,這與學生放暑假,很多人沉迷網絡和游戲有關。”
重慶晚報記者王薇程洪川 實習生冉薇珍攝影報道
他們都因“打飛機”中槍
近來,關于“打飛機”傷身的報道不斷曝出:長沙市的朱女士癡迷“打飛機”5天后,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出現僵硬、疼痛和活動受限的情況,經診斷為狹窄性腱鞘炎。
杭州的許小姐連續(xù)幾天沉迷于“打飛機”,拇指數小時猛戳手機,使得手指出現異常疼痛感,不得已到醫(yī)院檢查,結果是腱鞘炎。
溫州市民戴先生連續(xù)幾個晚上挑燈夜戰(zhàn),只為了能在朋友圈中排名靠前一點,“閉上眼睛,腦子里全是飛機,真像著魔了一樣。”這些天他上班沒干勁,回家不干家務,跟家人的關系也變僵了。
一位叫“臭丑胖”的年輕網友描述,他玩得最瘋狂的時候,一連5天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每晚都玩到次日凌晨二三點,早上六七點起床再查看游戲榜單排名。一旦看到排名落馬,馬上精神抖擻開始新一輪“戰(zhàn)斗”。他只有25歲,但最近明顯感覺吃不消了,頸椎疼、手指關節(jié)痛,最要命的是眼睛,雙眼紅腫得像兔子,還不時流淚,“上網查百度發(fā)現,是早期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