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房租:漲得那點工資全用來租房]
[北京:中介“二房東”仍租隔斷房]" />
|
|
||||||||
為什么越等房價越高,是不是該聽中介的話
兩代人為一套房
李舒說他代表了一個群體。這群人為買房忙得暈頭轉向,拿著父輩的錢,隨著政策調(diào)控樓市的踟躕,等最終晃過神來,房價已經(jīng)翻了番。
李舒剛剛在北京工作一年,在這一年里,父親從河北老家跑來北京六七次,專門為兒子看房子。李父說:“作為父親,給兒子買個房子,就算完成了任務。”
每一次看房之旅都同時見證了房價的攀升。當中介勸李父“趕緊買,房價還得漲”時,他覺得是在“忽悠”騙錢。“政策調(diào)控決心那么大,我當時相信房價是會降的。”一年過去,當初看好的二手房價錢已經(jīng)從每平方米27000元漲到了37000元。李父有點懵,“感覺被耍了,還不如早聽中介的話。”
自2009年12月,政府開始調(diào)控樓市,相繼出臺了“國十一條”、“國十條”、“9·29新政”,“新國八條”,以及今年2月的“國五條”。在某地產(chǎn)租賃服務平臺上,2009年北京的二手房平均交易價格走勢圖以近乎垂直的直線上升到每平方米20000元,在經(jīng)歷一段相對平穩(wěn)的增長后,如今這條曲線已經(jīng)到達38000元的高點。
去年,李父在老家相繼賣掉了一套110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房子,一共賣了150萬元,本來打算拿這些錢給李舒在北京買房子,但父子二人總覺得政策出臺后房價會降,這一等,一年過去,北京的房子每平方米又漲了一萬元,原來的150萬元已經(jīng)不夠,“相當于我丟了一套房子。”李父不免懊悔。
1996年,李父曾在北京十里堡進修過,附近的房價是每平方米3000元。雖然工資每月只有300元,但李父覺得在當時,房子從來不是阻擋年輕人留在北京的障礙。“有了正式的工作,單位還會分房。”銀行貸款也比現(xiàn)在容易很多,“沒有那么多限制條件,當時鼓勵貸款,你不想貸,銀行還會做你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