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受訪者反對征收擁堵費
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受訪者反對征收擁堵費。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01名京滬市民進行的調查顯示,37.7%的受訪者支持征收交通擁堵費,42.0%的受訪者持相反態度,20.3%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反對者認為,在公交出行不便利、打車難尚未緩解、燃油稅和停車費等杠桿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不應當用收費這種手段來治理交通,有質疑甚至稱這項政策有“懶政”之嫌。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鎮建設設計所所長張根指出,由于公交系統尚不完善,私家車缺乏可替代性,即使提高使用成本,也很難降低市民對私家車的依賴度。
此外,還有人擔心,擁堵費不僅會增加公眾負擔,還可能會造成道路資源使用的不公平。由于公車的擁堵費由單位埋單,而且擁堵費對于富人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城市公共道路資源很可能淪為高收入者和公車的“VIP區域”。
專家贊同征收擁堵費 治堵要多管齊下
是否應該開征擁堵費,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表示了支持態度。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收擁堵費是在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措施,和之前的限購、限行措施一樣,其目的是運用經濟手段促使人們減少機動車使用率,從而減少空氣污染,緩解交通擁堵。
“我贊同征收擁堵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業進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擁堵費是通過價格機制,區分道路需求的緊迫度,遴選出最有價值的需求,剔除開車去買菜等不緊迫需求,從而使得道路避免被濫用,實現道路資源的優化配置。
劉業進表示,收取擁堵費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北京應該立即著手在核心區域征收交通擁堵費。至于收費標準,應該參照國際上的標準,實施后再根據交通擁堵的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收取擁堵費的前提條件是其他配套中長期措施要一起實施,多管齊下,否則征收擁堵費的政策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劉業進指出,長期來看,要消解城市特權,消解功能分區,北京不應承擔太多的中心城市功能。目前北京公共資源過分集中在城中心地區,應該讓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多中心分布。
劉業進強調,根本上是要優化公共交通,搞好城市規劃和精細化管理,增加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同時消解道路等級制,增加路網密度。劉業進建議,政府應該削減一半以上的公車,帶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