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據國家標準,一輛國產的汽車行駛1公里,產生的PM2.5為4.5毫克。炒白菜產生的一次PM2.5為253.7毫克,相當于一輛汽車行駛了56公里排放的一次PM2.5。”
劉欣說,他們原來對這個數據也不太相信,后經過多次實驗,發(fā)現這個數據真實可信。“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炒菜習慣,我們是按照菜譜上的數據和時間來操作,具有可復測性。目前完成的測試僅限于數十個樣本,我們計劃完成1000個左右的菜式測試,以期得出比較科學的結論。”
晚餐時間飲食街PM2.5增6倍
餐飲企業(yè)產生油煙數據則更驚人。劉欣坦承,該公司曾經到一個食街測量,傍晚吃飯高峰時,這條街上的PM2.5數據是平時的6—7倍。
國家現行的《飲食業(yè)油煙排放標準》中,餐飲企業(yè)的排放標準限制是2毫克/立方米。“現在很多餐飲企業(yè)油煙排放遠遠超過標準,即便是滿足這個標準,一個三、四個爐頭的餐館,一小時也要排放20克左右的PM2.5。”劉欣說,這等于一輛汽車跑4400多公里。
PM2.5易吸附油煙中致癌物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國營養(yǎng)協會理事范志紅也指出,餐飲烹飪的污染是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蒸、煮的方式烹飪,產生的PM2.5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那主要是開火的燃氣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但炒菜、油炸就不一樣了,油煙里有苯并芘、雜環(huán)胺等大量致癌物質,會吸附粘到PM2.5上,這比“普通的灰塵還要厲害”,被人體吸入后容易引發(fā)肺癌、胃癌等。而且烹飪時油溫過高,產生的PM2.5就會更高,產生的致癌物質和致衰老的物質會更多。
專家建議
盡量多采用蒸、煮、燉的方式烹調
對于如何減少油煙PM2.5的污染,專家建議,無論蔬菜、面食還是魚肉,盡量多采用蒸、煮、燉的方式烹調。高層建筑的居民樓,如果是煙道共用的,在集中做飯的時間段,即使不做飯,也最好打開抽油煙機。
另外,專家認為,首先要對餐飲企業(yè)的油煙排放實施新的標準,安裝無煙排放等凈化設備;對于家庭,也要出臺相關法規(guī),讓小區(qū)在建筑時,統一在煙道排放口安裝油煙凈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