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墻馬拉松
會如廁難嗎?
因賽程短、參與人數少、景區衛生條件完善
從未發生隨地如廁
此次北京馬拉松出現了令人尷尬的運動員隨地如廁的情況,那么即將在11月2日開幕的西安城墻馬拉松賽對這方面有什么準備嗎?對此,西安市體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劉崗向本報記者介紹,因為規模較小,且城墻上的衛生設置較為完善,所以至今還未出現過運動員隨地如廁的情況。
“北京馬拉松共有近3萬人參加,而西安城墻馬拉松考慮到古建筑的承載度等原因,本屆比賽只會有兩千多人參加。所以,從賽事規模上就降低了如廁難等問題。另外,城墻作為景區,上面的衛生條件相對完善,能很好地為參賽選手提供衛生方便。當然,馬拉松這種現代運動與城墻的古代文化相結合的賽事,參賽運動員也不會發生隨地如廁的情況,至少從首屆至今,從未發生過。”劉崗告訴記者。
據劉崗介紹,本屆西安城墻馬拉松跟往屆一樣,距離有5公里、13.7公里(繞城一圈)和半程馬拉松(21公里)三種,“賽事組委會不僅在衛生條件上為運動員提供方便,在安全方面也做了全面的保障。除了在4個城門設立救護站外,還在比賽途中設有救護站。此外,所有參賽運動員都必須出具醫院開出的體檢證明,而且賽事組委會還會為每名參賽運動員購買保險。”
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趙蔚林
實習記者張堯采寫
廁所少不是隨“便”的借口
因主辦方忽視了廁所問題,逼得尿急的選手們隨地解決,雖不至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卻讓賽事主辦方尷尬,讓城市的形象受損。
這似乎是個細節問題,打開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的官網,能發現主辦方在圍繞賽事順利進行方面,已經做到了事無巨細:為選手補充能量,沿途配送巧克力棒,沿途每隔100米設置一名志愿者導引選手的行進路線。在醫療保障方面,10多家醫院的救援機構“嚴陣以待”。但百密一疏,恰恰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廁所數量沒有考慮周全,讓本該體現城市健康活力形象的比賽,卻丟了面子。再往深里說,還是人文關懷不夠,公共設施投入不足。
再想想,馬拉松賽出現隨地大小便這一現象,又不能把板子都打在主辦方身上,看著一群人一起在公共地帶有些興高采烈的小便,難道就沒有湊熱鬧,故意惡搞的嫌疑嗎?有人說,衡量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不是看這個地方有多少高樓大廈,而是看廁所的數量和質量。這話聽上去很在理,但觀點過于絕對。應該說,任何文明都是人的文明,衡量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說到底還是看人的文明素養。成群的業余選手圍在一起公開小便,既是廁所的問題,更是人的問題。
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