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北京兩名醫生接連被刺傷的消息很快在微博上傳開了,引發了醫療界對醫療暴力的聲討。
人們從四面八方表達關注,媒體千方百計聯系采訪,這樣的壓力被邢志敏的丈夫扛下了。
丈夫摳了她手機里的電話卡,不讓她接受采訪,不透露任何關于兇案的消息,只讓她安心休息。
唯一一次邢志敏主動去問,是院長跑來告訴她,兇手抓到了。邢志敏說:“院長,您就幫我問問他,為什么?為什么?”
參與庭審的告訴她,兇手說,他恨醫生,要把醫生殺光。
“可是我沒有得罪他!為什么這么恨我?”“我快50歲了,就幾個字,問心無愧!為什么我會遭這種報應?”這些問題,反反復復地盤旋在邢志敏的腦子里。
幫助她的心理醫生說:“當想不通的時候,咱們能不能把問題暫時放在心里的一個角落、先封存起來?你現在問為什么,沒有人能夠給你回答……”
從此,邢志敏學著不去想這些問題,但也不能不想。這種腦子里的糾結,持續了至少3個月。
“我只能培養阿Q精神,我只能和那些更悲慘的人比,我還活著。老天還是眷顧我……至少,我閨女回來,還能看見活著的媽……”
上大學的女兒從外地回來,撲在母親床前,哭了:“媽媽,過去了,都過去了……”
甚至也有過不干了的念想。
“可是我不干醫生,我干什么?去病案室整理資料?當時選擇醫學的時候,因為這是一個很專注的事情,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救治病人。為了醫學,我已經付出了25年。如果現在改行,那對我的人生是一個巨大的失敗。”
半年以后,邢志敏回到了原來的科室,只是,換到了原先那間對面的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