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素為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有100多個姓氏源于河南。上官也不例外,據考證,上官姓氏起源于河南滑縣上官鎮一帶。
《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上官氏出自羋姓,始于春秋時期楚懷王的次子子蘭。
關于姓氏的來源,一種說法是“官職”說,公子蘭官拜上官大夫,后人以其官職為姓,延續至今;另一種說法是“封邑”說,春秋戰國時,公子蘭封地“上官邑”,后人便以其封邑為姓氏。
“河南滑縣東南是楚懷王祖先發跡之地,楚懷王寵愛次子子蘭,便將祖先發跡之地封給了子蘭。”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上官姓委員會秘書長上官英敏認為。
而現在的滑縣上官鎮,并沒有上官姓氏,據了解,當地多為尚姓。一種推測是,上官氏族歷經千百年繁衍生息,因多次遭逢誅滅九族之禍,有后代改為“上”、“官”、“尚”等姓,具體情況尚不得而知。
時至漢代,上官家族遷至甘肅,宋代大詞人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記載,上官原為楚國貴族,漢代時,“徙大姓以實關中”,上官氏遷往“隴西上邽”——現在甘肅天水,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后部分遷至福建邵武,自此開始在全國開枝散葉。
到了隋唐時期,回遷至中原地帶的上官后裔開始在政壇、文壇上嶄露頭角。
上官婉兒祖父墓地之謎
上官家族遷返河南的一脈,最為顯赫的當屬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唐高宗時曾官拜宰相。
史書記載,上官儀工于詩詞,所寫詩詞“綺麗婉媚”,為當時達官顯貴所追捧,被稱“上官體”。后因曾諫言廢除皇后武則天,與其子上官庭芝(上官婉兒之父)以“莫須有”罪名同時被誅殺。唐中宗繼位后,上官儀及其子上官庭芝同時被追封,“皆以國禮改葬”。
上官儀改葬何處?史書并沒有給出詳細的位置,上官后裔根據家譜等資料考證,上官儀的墓地可能存在于三個地方。
一、河南省開封府的大野縣析里鄉大邊村。2004年,澠池上官家族理事會曾派人前往開封,遍訪了開封市、縣史志辦、地名辦、檔案館、文物局等單位,均查不到“大野縣析里鄉大邊村”的地名,墓址也未發現。
二、陜西省朝邑縣。上官后裔前往探尋得知,朝邑是三門峽水庫淹沒區,興修三門峽水庫時,朝邑縣區大部分淹沒,人遷外地,余部合并到大荔縣,經查陜西省和西安市檔案館和大荔縣志,均無發現關于上官儀墓地的記載。
三、澠池縣北仁村。澠池縣民國十七年《澠池縣志》載云:“上官儀唐貞觀進士墓在邑北任村。”《河南通志》載云:“上官氏唐上官儀之裔祖居任村,分遷滹沱、仰光、浪地、八里寨、莊子、上莊、東川、西川、簸箕掌、西山、西河南等村,有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