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命名混亂。微博平臺提供商在審核和確認名稱時只要不重名即可,而相關部門也沒有制定統一的命名規則,政務微博名稱的混亂狀況不利于用戶識別,用戶無法便利查詢和搜索,不利于政務微博作用的發揮。
4
輿情關切不夠。面對重大網絡突發事件,很多政務微博對網絡輿論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重視不夠,不僅影響了事件的處理進程,而且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少數官員在微博上的不慎言論,容易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張新建認為,影響政務微博的原因,一是法律缺失造成管理難點,二是缺少政務微博高端管理人才,為此他提出
4點建議
1
完善法規。北京應盡快制訂《政務微博管理辦法》,明確各政府機構政務微博總負責人,信息發布具體人,信息瀏覽、收集負責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求各部門及時公布各種政務信息,更快地響應用戶訴求。
2
完善機制。要建立政務微博績效考核機制,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政務微博指標量化評價,將政務微博管理納入政府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中。要保持微博的熱度,讓微博真正成為溝通政府與群眾的橋梁。
3
培育民意。組建網絡發言團隊,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政府相關部門要在第一時間發出聲音,盡量減少公眾的誤讀。政府應該重視網絡民意的代表者,積極溝通,開展對話和合作,提高網民的政治參與熱情。
4
配置人員。政務微博管理人員不能僅僅是一個熟練操作微博的人員,同時要能擔當起一個發言人的重任。要建立專業人才招收管理辦法和培訓機制,準確定位微博社會管理人員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