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的由來?
黃金周是在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條件下,在上世紀末東南亞金融危機背景下,為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促進國內旅游而實施的舉措。
1999年9月,國務院修訂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從2000年國慶放假開始,對國慶、春節和勞動節這三個節的休假時間進行了統一調整。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從3天改為1天,意味著五一黃金周被取消。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后,通過假日經濟刺激消費、拉動經濟,促進國內旅游成為共識。
多次征民意
皆難如“愿”
2007年,國家旅游局綜合協調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高度關注的“國家休假制度安排和除夕放假”等相關問題,國務院已經責成國家發改委、國家法制辦進行調查研究,最終將根據調研結果提交方案上報國務院。當時,這名負責人還介紹,全國假日辦由國家旅游局牽頭,會同14部委一致通過后統一發布。
除了調研,2007年全國假日辦也曾就當時的節假日安排在網上做過一次民意調查。2008年,國務院發布《2008年中國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
有過如此深入的調研和多部門的研討制定的方案和經過廣泛征求意見的調查,在5年之后,節假日安排仍然得不到公眾滿意。
專家方案D
延長春節假期傳統節日不調休
今天上午,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表示,目前征集意見的三個方案都有不足之處,因此蔡繼明給法晚記者推薦了方案D。
蔡繼明表示,這個方案既照顧到春節長假,又不用調休十一,相對較為合理,此前全國假日辦也曾向其征求過方案,最終推出的方案多少都有這個方案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