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010年
從提倡一胎到只能一胎
“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政府開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1978年以后計劃生育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生育政策推行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記者:政府從什么時候開始重視人口問題?
鄔滄萍:事實上,1964年,國務院就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由國務院秘書長擔任主任。我記得,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后,就被聯合國要求廣泛參與各類問題的研討會。這時,人口問題已經是世界三大難題之首,排在“貧困”和“污染”前面。聯合國要求中國參加第三次國際人口會議。開會要準備會議材料,國家計委從人民大學臨時抽調了一部分老師從事這項工作。我因為有留學背景,外語底子好,而且懂統計,就被選入了研究隊伍。
1974年人口會議結束后,中央決定在人大成立專門的人口研究機構。當時,多數老師還有顧慮,不愿意繼續從事人口研究,我是自愿選擇留下來繼續從事人口研究工作,從此與人口學結下不解之緣。
記者:我仔細看了1979年您向國務院寫的人口研究報告《對控制我國人口增長的五點建議》,其中關鍵一點建議是“大力禁止三胎,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那么,對于生育二胎,您是支持還是反對的意見?
鄔滄萍:1979年,我們人口所在河北一些地區做了一些實地調查,并對中國人口作了第一次預測。我和另外兩個同事向國務院寫了第一個人口研究報告《對控制我國人口增長的五點建議》。這個報告先后被登在中央內部通報和內參上,也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后散發。
我們當時拿出的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案是:千方百計杜絕一對夫婦生育三個和三個以上孩子,大力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然后逐年均勻地做到二十世紀末城市有一半家庭只要一個孩子,農村能有四分之一家庭只要一個孩子。
對于生第二個孩子,我們的意見是不提倡,不反對,供大家自由選擇。當時這個方案,中央也考慮了,不過還是很嚴,名義上是提倡一個,實際只能生一個。
記者:從鼓勵生到只能生一個,政策會不會一下子收得太緊了?
鄔滄萍:說是提倡生一個,執行起來,當時的做法差不多就是“一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計劃生育取得巨大成就,少生了三四億人,被稱作“人口奇跡”。但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從宏觀著眼,考慮長遠利益,而對當時個體的利益考慮不多。在嚴格計劃生育政策實施過程中,全國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產生了相應的社會問題,比如現在日益嚴峻的出生性別比失調。
2010年~2013年
從雙獨二胎到單獨二胎
“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獨生子女已經到達適婚年齡,在許多地區,特別是經濟較發達的城市,計劃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調整。符合特殊情況者,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可按人口計劃及間隔期規定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其中就包括夫婦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也啟動實施了。”
記者:“一胎”政策,當時說是一代人的政策?
鄔滄萍:是的,1980年開始,到2010年。當年采取“一胎”政策是不得已,但三十年后,政策就可以變動了。也有人說要堅持到底的,堅持幾代人,堅持到我們的人口降到六七億。這樣太緊了,讓人家沒有選擇的自由,我是強烈反對的。但是選擇是要有限度的,在中國,人太多了,整個社會就承受不了。所以我們的集體利益跟個人利益要兼顧。所以我一直都很贊成照顧大家的選擇,也照顧到國家的利益。
現階段,中國的生育率水平長期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我在中國人口戰略會議上多次提出在2010年后可以適度放開生育二胎。中央也考慮過,但擔心一旦放開,幼兒園、產房解決不了。但有些地方是慢慢放開了,不是一下子全放開。
根據我們現在的估計,城鄉居民一對夫婦平均生1.6個孩子,要是都生兩個的話,長期來說,就達到平衡了。但情況不能統一,有些人超生,有些人不孕。
記者:很多發達國家,生育率都很低,像日本、歐洲?,F在中國的經濟也發展起來了,GDP排世界第二,人們靠生孩子養老的觀念也轉變了。
鄔滄萍:會自發少生,城市已經是這樣。但農村還是窮。凡是貧困的地方,人口還是多,多生個孩子,能防老。我們現在發展還是第一位的,發展好了,養老就不怕。在農村,一個人養活兩個人很難,經濟發展了以后,一個人養十個八個都沒問題。國外,人家養多少個都沒問題,但還是不愿意養。我們第一位還是要發展生產,不能長期靠廉價勞動力,要提高勞動生產率,用很少人,生產足夠的物質滿足人們的需求。其他的人可以搞科學研究,搞精神文化,發展服務業。
記者: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中央曾委托人民大學做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的調研,主要針對放開“單獨二孩”政策。你怎樣評價放開“單獨二孩”?
鄔滄萍:“單獨二孩”應該放開。市場經濟要調動積極性,不計劃不行的最緊張的階段已經慢慢松了。我們開了很多會,都提倡要有計劃放松計劃生育。
放開“單獨二孩”會多生多少人?很多人也研究了,不會帶來很大影響。我們現在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不到5%,可能稍微會增加到6%~7%,那我們達到零增長就會稍微推遲。中央作出這個決定是實事求是的。我還是堅持我原來的主張,提倡一個,杜絕三個,兩個可以自由選擇。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