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名孕婦的孩子胎死腹中,醫療責任尚在認定過程中,家屬竟然帶人在警察的“監視”之下,在醫院門口擺靈堂、撒紙錢,并最終演變成一起惡性打砸事件,造成醫院7個工作人員受傷。
醫院擺靈撒紙錢被患者家屬視為“正常維權”
9日上午10:30左右,患者彭某家屬帶領數十人聚集在廣州伊麗莎白婦產醫院門口拉橫幅,當門擺靈堂、焚香、撒冥幣。該醫院地處交通要道,造成了交通擁堵。
記者從監控視頻上看到,門口處設置了一個靈堂,上面插著幾炷香,周圍圍滿了人,不時有人向空中拋灑冥幣,還有人手拉橫幅,上面寫著“伊麗莎白殺害我兒”“伊麗莎白拒不提供完整病歷”等字樣。
據院方介紹,27歲的孕婦彭某今年8月份轉到該醫院做保健。11月26日懷孕35周時,因陰道出血前來就診,醫生安排其做了B超、胎監,吩咐她回家,如果胎動減少馬上回來就診。不想次日凌晨1時左右,彭某發生胎動異常。等到早上8點半來醫院后,檢查發現已經胎死腹中。
記者采訪了孕婦的丈夫王貞魁。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帶了幾十個人去醫院,但不是鬧事,是“正常維權”。他要醫院認錯,賠償損失,“因為醫院把我孩子給醫死了”。
記者問,醫療鑒定不是還沒有出來嗎?王貞魁說,這還要什么鑒定,肯定是醫院把孩子醫死的!
記者問,在醫院擺靈堂、撒冥幣,這種做法是否合適?王貞魁說,我連孩子都沒有了,還有什么不合適的?
廣東省醫調委副主任王輝說,依據多年的醫療糾紛處理經驗,廣州伊麗莎白婦產醫院這起惡性打砸事件當中,有明顯的醫鬧痕跡。拿著棍棒磚頭圍攻醫院,具有鮮明的黑社會性質。
警察為何沒能控制事態?
記者在監控視頻看到,9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人群開始在醫院門口聚集。廣州警方通報稱,11時左右,警察已抵達現場。
院方介紹,下午3時左右,幾輛車駛來停在醫院門口,車上下來幾個人,把事先準備好的磚頭、棍子等物品散發到人群,鼓動聚集人員對醫院大堂進行打砸,并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毆打。打砸事件持續約20分鐘,醫院大堂損毀。
其間四個半小時,一直在現場的警察,為何沒有能控制事態?
記者從現場拍攝的視頻上看到,警察散落在聚集人群當中,但并未采取有效措施疏散人群。在下午打砸事件發生時,警察也沒有能夠實施有效的制止措施。
一名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曾問警察,為何不把聚集人員驅散?得到的回復是:“他們沒有鬧事,我們沒有辦法把他們帶離。”
實際上,警察執法是有依據的。為維持醫療機構的秩序,衛生部、公安部2012年就曾聯合發文,禁止在醫療機構焚燒紙錢、擺設靈堂、聚眾滋事等,否則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私立醫院成“私了禁令”的空白領域
王輝認為,這起醫療暴力事件可能還有一種得以避免的方式,那就是醫院或者患者,在第一時間將有關情況報告給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第三方的指導和監督下,引導雙方、特別是患者一方尋求合法合規的途徑表達訴求,化解矛盾。但實際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方似乎更傾向于“私了”的解決路徑:院方為了品牌聲譽維護等原因,不愿意“家丑外揚”;患者認為私了可以得到更多的賠償。正是醫患雙方在私了問題上的“合作”,給了醫鬧生存空間。
此起醫療糾紛事件中,醫院把胎兒引產出來后發現,胎兒臍帶緊繞左腳兩圈。經雙方協議,11月29日醫院將死胎送到中山大學法醫鑒定中心尸檢,將臍帶血送往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胎兒醫學中心做染色體檢查,但結果需要等待30個工作日。廣州伊麗莎白婦產醫院林慧蓮說,就在等待過程中,突然發生了此起事件。
今年4月,廣東省出臺《廣東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規定醫療糾紛賠付金額1萬元以上的,只能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免費調解,或采取其他法定途徑,公立醫療機構不得與患者或者其近親屬自行協商處理。
這個俗稱“私了禁令”的規定,出臺時受到高度期待,被認為是解決醫患糾紛的良藥,但卻把私立醫院排除在外。
廣東省醫師協會名譽會長、伊麗莎白婦產醫院榮譽院長王智瓊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很多鼓勵民營醫院發展的政策出臺。然而因為醫鬧風險,很多原本想投資民營醫院的投資人都不愿意投資辦醫。“患者傷害醫生,導致當醫生意愿降低;患者打砸醫院,導致投資人不敢投資,這難道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結果嗎?”(記者扶慶付航 肖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