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的“黑幕”也并非全靠譜
除了這些在司法實踐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網絡上也有不少帖子專門曝光“修車黑幕”,其中“往機油里加白糖、在剎車油里添酒精”等手段,讓人毛骨悚然。記者為此采訪了著名汽車維修專家、北京方曉汽修公司總經理單方曉,他說:“就全行業而言,一些賺黑心錢的招數決不能說沒有,但這種招數已經形同‘圖財害命’,我幾十年的職業生涯里,身邊還沒發生過?!?/p>
一個目前正在微信朋友圈流行的帖子中,以一位良心發現的汽修技師的視角揭秘說,汽修廠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會故意破壞車輛的某個部件,待零件嚴重磨損,影響車輛性能的時候,汽修廠來一次大修,幾千上萬元到手。其中,最危險的是故意往汽車的剎車油里放酒精。由于酒精可以稀釋剎車油,又能揮發,所以誰也發現不了。車主只好被迫來更換大批零件。還有的機修工故意往機油里放白糖,白糖受熱后會成黏糊狀,卻沒有任何潤滑作用,也不易被發現,但很快就會導致發動機“抱瓦”,不能正常工作。
單方曉說,從技術角度,這種做法有可能,但如果真這么干,基本屬于蓄意犯罪?!皠x車油沸點在220℃以上,酒精不到100℃。如果酒精提前沸騰,剎車就會失靈,一定會釀成大事故。但是剎車系統是密閉的,酒精即使揮發也不會那么快,在事故調查中肯定能夠查得出來?!?/p>
對于“機油里放白糖”,單方曉說,從原理上也講得通,而且手段很巧妙?!疤呛苋菀滋蓟?,結成大量焦和積碳,對發動機破壞得非常厲害。但和往剎車油里放酒精一樣,我在工作中從來沒見過。這種破壞手段只有害人的意義,對提高修理廠利潤毫無幫助。誰能預先知道這輛車下次壞在哪兒,司機發現車壞了會到哪兒去修?”
單方曉認為,對于大型汽修企業來說,一些“以次充好”的小花招雖然能增加利潤,但風險太大。“4S店有一整套工作流程,不是一個人就能操作的,要涉及到庫管、機修工等一長串環節,只要整條環節上有一個人辭職,然后向外舉報,4S店恐怕今后就沒生意了。”他說,在一些小型汽修廠,工人操作時往往車主就在旁邊看著,作假也有難度。但是如果修理廠從庫房里拿出來的,裝在進口品牌包裝里的機油干脆就是假冒偽劣產品,恐怕車主也看不出來。
如懷疑有問題別打草驚蛇先找證據
張金澎律師認為,盡管醫療上的法律糾紛多為出現了醫療事故后才會發生,而汽修行業的糾紛往往并不會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從糾紛雙方專業知識的角度,差距同樣巨大,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中,消費者往往對于占據強勢地位的商家充滿了不信任的情緒。
他建議,如果感覺修理企業存在問題,消費者首先要沉住氣,不要遇到一點事立即高喊“我要維權,我要投訴”,否則很容易造成證據滅失。“一定要先保留好拆下來的零件,在維修過程中,盡可能和技術人員多溝通,了解對方的說法。留好所有的維修發票、維修項目單據。之后最好先找個內行人士分析一下,確定對方存在問題后,要盡快攤牌、盡快提出法律方面的解決方案。如果時間間隔太長,也容易造成證據滅失?!?/p>
張金澎說,目前在汽修領域,比較常用的法律法規包括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運輸條例》,其中明確規定了汽車修理行業必須取得相應資質,擁有具備相應資格的技術人員。交通運輸部也曾頒布過《機動車維修管理辦法》,對于各種維修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有明顯規定,并制定了相應罰則。但是對于普通公民來說,這些條例和部門規章并不像《刑法》、《民法》之類的法律常用,很多人并不熟悉。因此一旦出現嚴重糾紛,還是應該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記者安然)